蓝细菌相关论文
叠层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与微生物相关的沉积建造,广泛分布于前寒武纪,并在中元古代达到顶峰。中元古代大型叠层石虽然形态多样结构......
蓝细菌是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也是构建光能自养细胞工厂的良好底盘。然而目前蓝细菌的遗传操作工具仍然较为缺乏且效率较低......
光合蓝细菌是一类可以利用光和二氧化碳作为唯一能源和碳源的革兰氏阴性微生物。随着合成生物学策略和工具的发展和应用,改造蓝细......
蓝细菌是一种能够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生长的自养型微生物,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蓝细菌作为“光合微生物细胞工厂”......
蓝细菌拥有直接固定CO2的能力,除了适合成为自养型“细胞工厂”用于异源合成化学物质外,其自身所富含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也被认为......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著名的超大型铁铌稀土矿床,其成因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赋矿H8白云岩的成因对认识铁铌稀土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
在气候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南海珊瑚礁演变出生境各异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对特殊生境的适应离不开体内共生微生物类群的调节......
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危机,使绿色、可持续型能源、材料和化学品生产路线的开发日益得到广泛的......
纤细裸藻(Euglena)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微藻,其独有的副淀粉有助于消除人体的脂肪和胆固醇,并能增强免疫力,它还含有维生素、不饱和脂肪......
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表面荧光显微镜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发现,微小的海洋球形蓝绿藻,也叫青蓝细菌,是海......
在E. coli等许多原核及真核生物中,位于核糖体大亚基内的23S rRNA是一个完整的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少数物种中(如沙门氏菌)......
金属离子镉离子由于自身较高的毒性和在化石燃料燃烧以及电池行业的广泛应用,对整个生态环境以及人类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蓝......
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是水体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中集胞藻PCC6803(Synechocystis sp.PCC6803)具有天然的基因......
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固定无机碳并释放出氧气,是地球上氧、碳、氮、氢等元素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又是有机物的初级生产者。由......
海洋有机物(包括颗粒和溶解有机物)是全球最大的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海洋有机物的来源、组成和降解及保护......
为创建固氮蓝细菌与小麦联合体系,本文针对一种自生蓝细菌(聚球藻805)和22种共生固氮蓝细菌(12种念珠藻、10种鱼腥藻)的分子鉴定、......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蓝细菌种类多样,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生物类群。目前,关于蓝细菌的分子进化还存在很多争议和空白。KsgA......
蓝细菌,也称作蓝绿藻,在地球上生存超过30亿年,是一大类革兰氏阴性原核微生物,能够通过其营养细胞进行产氧光合作用。在进化的过程中,蓝......
矿山开采和浮选形成的尾矿废弃地不仅占用大片土地,而且还对周边的生态景观和环境造成影响。铜陵是我国六大铜业基地之一,区内形成......
本研究以鱼腥藻PCC7120为材料,对核膜连接蛋白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以集胞藻PCC6803为材料,构建了三个基因缺失突变体,对已有的突变......
蓝藻爆发,向来是世界性环境问题,我国不少湖泊等水体均受过蓝藻大规模爆发而影响水质的伤害。相关资料显示,蓝藻是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
纳米Fe_3O_4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其暴露到农田环境的可能性,因此亟待研究纳米Fe_3O_4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式,......
利用水溶性多聚体双相法分离蓝细菌Anabaena sp. PCC 7120质膜和类囊体膜两种膜系统.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质膜相和类囊体膜相的主要......
中学生物口诀记忆法是将生物知识与我们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编成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口诀、顺口溜来帮助学生对中学生物基础......
南海晚第四纪沉积物中的氮同位素在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中只有微弱的变化,与东太平洋的反硝化记录截然不同,可能反应了局地的氮生......
从生态系统的底层——蓝细菌和绿硫细菌出发,从分子化石角度分析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的环境变化和生物危机的特点.系列2-甲基藿烷(C28......
用调制叶绿素荧光研究了对苯醌(1,4-benzoquinone,BQ)和二溴百里香醌(2,5-dibromo-3-methyl-6-isopropyl-1,4-benzoquinone,DBMIB)......
为探讨光照和硫酸盐对微生物Fe(Ⅲ)还原的影响,在光照和光暗转换条件下,采用厌氧泥浆恒温培育方法分别在四川和天津2种石灰性水稻......
期刊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渤海中蓝细菌(聚球蓝细菌属Synechococcus)的分布特点.发现春季(1999年4~5月)蓝细菌生物量较低(0.86~0.01 mg......
在中国的华北地区有一组著名的地层,它形成于约14亿年前的元古宙中期,因为它在天津蓟县附近有一处暴露在地表的典型剖面,因此被称......
【目的】证实蓝细菌Anabaena sp.PCC7120复制酶中分离的DnaE内含肽的自我剪接活性。【方法】分别将Anabaena PCC7120中分离的2个dna......
构建了Anabaena PCC7120的复制起始蛋白DnaA的重组表达质粒,在Escherichia coli中诱导其超量表达,纯化后免疫家兔获得抗体,采用Wester......
介绍了蓝细菌多糖的研究进展,包括产胞外多糖的蓝细菌菌株和蓝细菌胞外多糖的性质、生理功能等。展望了蓝细菌胞外多糖的工业化应......
蓝细菌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具有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和聚酮合成酶系统,能够合成复杂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数都具有生物......
选用2种STRR引物和4种Hip引物对15个苏铁品种的25个苏铁共生蓝藻样品进行PCR指纹图谱分析,通过对这6种引物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STR......
以福建苏铁(Cycas revoluta)珊瑚状根及根周围土壤的蓝细菌分离物的悬浮液作为PCR反应的模板,用引物STRRmod、STRRspecial和Hip TG......
我国蓝藻(蓝细菌)分布广泛,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养殖中后期水温适宜,水体pH升高,导致近几年来全国主要鱼类养殖区养殖中后期蓝藻大量繁......
[目的]研究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离心收集蓝细菌,用去离子水清洗后,超声破碎蓝细菌,将破碎后的蓝细菌用去离子水稀释至......
应用NCBI、Expasy等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与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蓝细菌各菌株的PipX进行多序列同源对比分析,获得保守序列,预测了二级结构......
2000年10-11月和2001年3-4月对东、黄海海区进行了调查,采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的方法对蓝细菌(聚球菌属, Synechococcus spp.)的......
四川盆地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应用沉积学理论,参考微生物岩研究最新进展,以川北米仓山地区杨坝灯影组剖面......
云南石林的黑石头及其颜色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是由于其碳酸盐岩表面长满黑色气生蓝藻 (蓝细菌 )之故。经鉴定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