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釉相关论文
笔者曾在《艺术市场》2004年4月刊“清赏阁”栏目中记述过一篇关于明代中期掐丝珐琅器的文章。今又偶见一件元末明初的掐丝珐琅缠......
蒙古大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悠久辉煌的历史,形成了独具蒙古族魅力特殊的文化。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相对孤寂,因而“......
明清两代皇家祭祀,改变了历代“器用陶匏”的规制,许多祭器由陶改为瓷,新规制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付之实施,迨至明末,清代继......
带釉的瓷器大家见得很多,像珐琅器、七宝烧,还有青瓷、白瓷、青花瓷等,数不胜数,但带釉的陶器你见过多少?尤其是汉代以后,随着精细度更高......
在紫砂器上挂釉始创于明万历,由制壶名家“欧正春”创造,而发展于清雍、乾时期。乾隆时朱琰《陶说》载:“明时江南常州府宜兴欧姓者造......
笔者收藏紫砂壶多年,尤其对蛋包壶这一壶型情有独钟。蛋包壶这一造型始于何时,无确切文字记载,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传器是邵大亨蛋包壶。......
此大口尊口径20.5厘米,高18厘米,底径15.5厘米,侈口外撇,短颈微束,鼓腹下收,近底部外撇,二层台式圈足。青花蓝地,胎质较细白,釉面......
元朝虽然才维持了89年,但这个朝代的瓷器却处于一个辉煌的时期,由于整体烧造的时间较短,创烧出的精美陶瓷更显珍贵。在新石器时期......
当提及五十七种釉彩的具体品种时,这位督陶官再次提到仿古礼器(括号内分别注明的为现今名称): “厂内所造各式釉水(色)、款项甚多不能......
说起邛窑的釉色,可谓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不过,本文仅就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进行一些简要的探讨,重点讨论乳浊绿釉、红釉和高温三彩。......
本文通过对河南博物院藏138件钧釉瓷器的分类整理,基本勾勒出金元时期河南钧瓷的面貌,以期为河南钧瓷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藏品及资......
在百万海外移民的历史中,最为悲惨、辛酸的一页莫过于鸦片战争以后的“猪仔”贩运。“猪仔”又作“猪崽”,是广东方言,指被掠卖的华工......
绪论瓷器鉴定是断定我国从商周时起各历史时期瓷器烧制的时间、地区、窑口、窑系及辨明真伪的工作,也是博物馆工作者和收藏爱好者......
三、价值连城的成化斗彩宣德朝开始把釉下青花与釉上矾红融为一炉,这种装饰技法发展到成化朝,就形成了明代官窑“斗彩”装饰工艺......
石湾窑是广东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天佛山石湾,创烧于宋代,极盛于明清两代。石湾窑的陶塑艺术上承汉代陶塑善于表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
这些年京城拍卖古董器物类的公司,良莠不齐,好坏参差,只能以某场次而论。中国嘉德是国内拍卖行业的执牛耳者,作风踏实严谨,起码举牌时不......
宋代理学的兴起,改变了先秦以来传统的“道”“器”关系。先秦的儒家并没有像宋代理学这样,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理”“气”关系解......
编者按:2015年10月31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67讲邀请著名古陶瓷专家龙霄飞先生主讲康熙皇帝与康熙御窑瓷器。龙霄飞,文博专业毕业,首都......
风言 FENG YAN 风言,本名石运都,山东临沂人。作品刊发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扬子江诗刊》等期刊。获第三届诗探索......
第八届钧瓷文化节开幕之时,也是“中国钧瓷文化园”迎宾待客之际。望着文化园大门口不断涌入的钧瓷企业家、国内外媒体记者以及观光......
孔相卿,河南禹州市神垕镇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专家评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钧瓷烧制技艺),享受国......
辛瑶遥是一位具有古典情怀的设计师,手工艺对她而言是一种设计情结的外在表达,"看到绝妙的手艺成了《广陵散》,上天入地也想让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