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相关论文
近阅读《艺术市场》2004年第二期张松祥先生文章介绍家藏“明代景德镇御窑名瓷茶叶末釉瓶”,并附瓶的照片。读后笔者对张松祥先生......
上面有关雍正锯齿痕的例子,除了要证明本例粥罐的当属年代外,还想说明,锯齿痕现象不独乾隆朝才有。事实上,在康熙、雍正两朝高温......
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此盉虽小(图1),但我们认......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瓷业大发展渐至鼎盛的时期,瓷瓶的发展更是这样,各色釉品的瓷瓶都出现了,如,白瓷(图1)、黑瓷、青瓷等等。各大......
清代(1644-191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统治长达267年之久。在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乾隆一朝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官窑器在康熙、雍正瓷器的基础上,将制瓷业推向历史的高峰,除继承康熙、雍正瓷烧造技术工......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巩义市政府四家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初似为烧黑釉瓷过火而出现的特殊品种,并非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中国古代单色釉瓷器以其品种多、质量高而著称于中国陶瓷史。从商代开始至隋唐、宋元、明清绵延不断,新品叠出。按釉的呈色主要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
●清乾隆 粉青釉缠枝莲寿字纹小花插 尺寸: 高7.8厘米 成交价:RMB 462,000 ●点 评:口沿、颈部刻卷草纹和蕉叶纹,通体刻缠枝......
长年隐居在台湾最南端,屏东县内埔乡—处由鸡舍改建的工作室内,宋弦翰、蔡依儒两夫妻尽管都留美风光归来,十多年来竞终日与鸡鸣共舞,却......
一种瓶造型特点为:广口,束颈,颈较短,平折肩,腹修长,暗圈足。这种瓶子在中国陶瓷史上未曾记录过,仅在宁夏灵武市磁窑堡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
花釉装饰是陶瓷雕塑创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骤也是非常常见的装饰方法。陶瓷雕塑能够通过花釉丰富诡异的色彩的变换以及凹凸有致的......
避暑山庄博物馆珍藏的清乾隆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为官窑器物.葫芦谐音“福禄”,葫芦瓶又称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葫芦瓶的历史......
壁古瓷窑是我国北方一处大型民间窑场,创于唐,兴于宋,盛于金,衰于元,具有长达五百年的烧造史。鹤壁窑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分粗、精、......
本文通过控制原料的配方组成、工艺参数以及外加添加剂在釉层内形成立体均匀的类似于茶叶细末状的装饰效果,着重讨论了主要原料、......
鹤壁古瓷窑是我国北方一处大型民间窑场,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其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矿物资源,为鹤壁窑的烧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名贵的铁系结晶釉之一.运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在1200℃~1300℃的氧化气氛下,对茶叶末釉的熔剂成分如方解石和滑石......
研究了以Fe2O3为结晶剂,采用瑶里釉果、石英、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制备茶叶末釉。考察了瑶里釉果、高岭土和石英对茶叶釉面效果的影......
以分析纯SiO2、Al2O3、MgO、CaO、Fe2O3为原料,在不同烧成温度下制备了以普通辉石为主晶相的茶叶末结晶釉。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