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阻却相关论文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受虐妇女杀夫行为均作出有罪化处理,然后法院根据酌定量刑情节给予一定的从宽处理。但是,与普通的故意杀人......
萨伯所著《洞穴奇案》的灵感来源于法学家富勒在哈佛法学评论中发表的洞穴探险奇案,奇案奇在道德与法律的冲突.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案......
“执行上级命令不免责”是一个兼具战争法和刑法的问题,其背后是对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考量.价值理念的偏......
安乐死问题是目前困扰我国司法机关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对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
对被迫行为进行类型化的深度剖析,是完善我国刑法理论的需要。被迫行为可以分为三类:"无罪过事件"之正当化违法阻却行为、类似于"紧急......
对相似行为的类型化立法能够有效提高司法效率和裁判的准确度.同样是外在强制力作用下的加害行为,基于意志自由程度、损害结果大小......
法益衡量理论与社会连带理论在本质上均以功利主义为其法哲学基础,系直接或间接地、显性或隐性地主张个人法益应当服从于社会整体......
家暴间隔期内遭受暴力侵害的妇女杀害施暴丈夫的案件,因出现侵犯生命法益的严重后果,实务中大多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并在量刑阶段实......
我国刑法将环境法益中的自然法益与人类法益进行分立保护是研究污染环境罪疑难问题的基点。污染环境罪保护的自然法益表现为自然的......
义务冲突是指行为人同时负有两个以上义务,但这些义务之间具有不相容性。义务冲突一旦进入刑法范畴,必然会产生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从大陆法系的学说、判例史上考察,期待可能性作为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在德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都遭到了彻底的否定;在日......
刑法上的被迫行为,其实是一种具有特殊法律性质的事由。被迫行为是受到了他人的威胁而实施了侵害法益的行为,行为本身并不是完全出自......
期待可能性是存在于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的一个概念,所表现的是"法律不强人所难"的精神。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期待......
刑法上的被胁迫,之所以区别于一般犯罪,主要是由于行为人实施客观上侵害法益行为的原因在于受到了他人的威胁,而并不是完全出于自我意......
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犯罪成立须依次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不一定违法,违法的行为不一定有......
尽管在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法律归属、地位和标准等方面还有纷争,但它已成为德、日等大陆法系刑法学界的通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