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孺相关论文
篆刻大师陈巨来(1905—1984),浙江平湖人,斋名安持精舍。 治印生涯长达六十余年。35岁时,业师赵叔孺已作评价:“刻印浑厚,元朱文印为近代......
题签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对我们似乎既熟悉,又有些陌生,感到陌生大概由于历来不将它作为一种艺术的门类,对它的介绍、研......
中国的艺术市场总在不断制造神话,书画、陶瓷、铜镜、珠宝、翡翠、当代艺术你方涨好我登场,翻个十几二十倍都是毛毛雨,接下来玩什么?大......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 2013年5月20日,海内外闻名的我国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的故乡......
在文化繁荣的宏大语境下,近些年来,中国印章艺术呈现勃然复兴之势。上海据印坛半壁江山,加之各位大师的躬耕、召集、率领,春风浩荡......
在诸多流派中,元朱文作为华丽工整一路的印风,越发受到篆刻家和爱好者的青睐。元朱文雅俗共赏,与当下盛世年华的时风相吻合,也与上海这......
<正>陈巨来(1905—1984),原名陈斝,后改名巨来,号塙斋,字安持,别署安持、安持老人等,祖籍浙江嘉兴,生于福建漳州,是20世纪我国杰出......
赵叔孺是二十世纪海派艺术代表人物之一。赵氏自一九一一年赴沪之后,开展并参加了各种艺术活动,主要有艺术教育、参加书画展览和社......
赵叔孺是民国时期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兴趣爱好广泛,于书画、篆刻、鉴藏等皆有较高造诣,对书法篆、隶、楷、行四体用功尤勤,其......
摘要:在陈巨来一生的艺术生涯中,除了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的家庭对他产生文化熏陶之外,赵叔孺和吴湖帆对他印学观的形成起着不可或......
本文以清末民国时期金石书画家赵叔孺为研究对象,着力对其篆书、篆刻的风格及其相生关系进行探究。首先对其篆书、篆刻作品择其典......
本文以清末民国时期寓沪的甬籍金石书画家赵叔孺(1874—1945)为研究对象,着力对其篆书、篆刻的风格及其相生关系进行探究。本文首......
本文就清末民国时期寓沪甬籍金石书画家赵叔孺(1874—1945)的印学活动及其观念进行研究。赵叔孺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其印学观......
<正>2014年4月17日,经由无锡张真之先生作伐,陶龙若、陶凤若兄妹将他们父亲陶寿伯先生的篆刻作品36方及印屏16件捐赠给昆仑堂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