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相关论文
唐朝以降,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在草原腹地建立辽朝,并先后设置五京作为都城。上京建造的时间较早,受到唐朝长安城、洛阳城的影响较大;东......
2019年发掘简报2019年,对辽上京宫城一号建筑基址进行发掘。该基址位于宫城内中北部。辽代建筑坐西朝东,是目前宫城内发现体量最大......
公元10世纪,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王朝,上京是契丹族的发祥地,是辽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这里保留着丰富的契丹、辽......
辽代楼阁塔是辽塔的一种重要建筑类型,实例分布地点重要,体量庞大,出土佛教遗物珍贵,其结构和功能较其他辽塔类型更为复杂,是辽塔......
门神图像在辽代壁画墓中多有发现,辽代上京地区的门神样式与辽代西京、南京等地区明显不同.与同时期的五代墓室门神形象相比,其中......
巴林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北部,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农牧林矿结合的地方。这里曾是契丹(大辽)王朝上京临潢府的所在地......
一“渤海县官□”铜镜 ,1 995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通辽市喜伯艾力苏木仓粮窖村东南的墓葬中① 。镜作六瓣花口式 ,背素面......
回鹘汗国与契丹先后在北方草原地区称霸,其都城哈喇巴拉嘎斯与辽上京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强盛、衰落、灭亡。城市既是文明的产物又......
1995年夏,我区考古人员在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壁画中,发现了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羊山1号辽墓壁画(图一),面积为132×135厘米,内容为......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于6月3日对外发布消息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
一、从辽与回鹘的关系看草原丝绸之路契丹族在4世纪以前,已见于祖国的历史记载。公元916年,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自立为皇帝,建国号......
辽上京是中国北方草原上由契丹族建立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城市,畜牧业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辽上京并不排斥农业,而......
2020年6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和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一同在赤峰市巴林左旗考察契丹辽文化......
2015年7~10月,辽上京考古队发掘了辽上京宫城东门遗址,发现宫城墙、夯土台基、慢道等遗迹,出土了一批辽代及其以后的建筑构件和生......
对21世纪以来的关于辽上京城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的同时,根据已有的资料并结合《辽史》[1]等古代文献来对辽上京城的城墙形制及......
为了解辽上京遗址皇城城墙和汉城城墙夯土制作材料成分及其性能,采用XRD物相分析和扫描电镜结构与元素分析方法,分析了辽上京皇城......
<正>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图一)。城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总面积约......
辽上京是我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长期交融与碰撞的结果,是契丹民族的一项创举。辽......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统治王朝。契丹是一个历史悠久、对祖国历史和文化作出过光辉贡献的民族,辽朝的建立、发展和衰亡对后世影响......
辽上京是辽代的五京之首,是辽朝早期政治文化的中心。它的兴建是契丹民族接受先进的中原文化,效仿中原帝制建立的都城,其总体布局......
草原丝绸之路是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是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升华的重要纽带。本文从考古学的视角,依据辽上京......
<正>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辽上京始建于神册三年(公元918年),是辽代的......
辽上京城是中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对金元清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文献上考察了辽上京城址的营建和废......
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上京遗址是辽代建立时间最早,座落时间最长的古城,同时也是我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因......
辽上京城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都城之一。它始建于公元918年,是五京之首,也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草原地......
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辽上京遗址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遗址之一,其文化价值极其重......
辽上京的朝向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坐北朝南"说和"先东后南"说影响较大。文章在近几年来辽上京考古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对辽上京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