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却点相关论文
耐寒性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影响螨类的越冬存活以及分布扩散情况。螨类耐寒性评估的主要指标是过冷却点以及低温胁迫下的致死温度和致......
为探明草地贪夜蛾的抗寒能力,为草地贪夜蛾的越冬区划分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以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种群为例,对部分虫态进行过冷......
【目的】冷驯化是植物获得抗寒能力的重要生理过程,研究葡萄自然冷驯化对低温的响应过程,对揭示葡萄抗寒力的形成过程及生理机制具有......
本研究对新疆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不同地区种群幼虫的抗寒性和临界光周期进行了比较,并测定了幼虫体内的含糖量和......
独角仙是鞘翅目双叉犀金龟科的大甲虫。独角仙的形态很奇特 ,头部有一付像犀牛那样的角 ,有观赏价值 ,独角仙的幼虫和成虫均入药 ,......
为明确变温贮藏以麦二叉蚜为寄主的僵蚜对烟蚜茧蜂耐寒能力的影响,探究其体内的生化物质变化规律,测定了变温处理后羽化的烟蚜茧蜂......
越冬冻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西北内陆埋土防寒区酿酒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葡萄不同部位抗寒能力具有差......
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Tjeder)是蚜虫、叶螨、鳞翅目卵及低龄幼虫等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以成虫进行兼性滞育越......
试验以保定市10种早春开花植物为试材,利用能准确模拟自然界霜夜降温的人工模拟霜箱测定各植物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的过冷却点,并用霜......
为了利用凹唇壁蜂为苹果梨进行授粉,于2008-2009年对凹唇壁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耐寒性以及在苹果梨园上的利用方面进行了......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是世界性的大害虫,与其它昆虫一样,抗寒性特征对飞蝗种群动态、扩散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景晓红(......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属鞘翅目Cole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无缘叶甲属Colaphellus,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一种......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属于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idae,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幼虫吸食灌浆期的小......
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 Maulik)是近十年发现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主要为害棕榈科植物,破坏其经济和观赏价值。2007年本研究室......
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 是油松、黑松和赤松等的重要食叶害虫,以老熟幼虫越夏越冬。为了深入研究该虫的低温......
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属双翅目Diptera,果实蝇科Tetriphitidae,是我国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的二类危险性害虫。本论文在收......
利用热敏电阻测温探头测定拉美斑潜蝇蛹的过冷却点 ,老熟蛹为 - 12 6℃ ,新化蛹为 - 11 1℃ ,平均为 - 11 85℃。老熟蛹与新化蛹......
于22℃下在KB培养基上培养冰核活性细菌(Xamthomonas campestris菌株XcIN-1),对数生长期离心获得的细胞冰核活性最强.该细胞在-3℃......
通过对滞育蛹过冷却点的测定 ,初步明确寄主对棉铃虫的越冬抗寒性有影响 ,采自棉花的滞育蛹过冷却点低于采自玉米的滞育蛹 ,即前者......
为阐明越冬期间始红蝽应对低温胁迫的耐寒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从生理生化水平探讨始红蝽成虫的耐寒能力,逐月测定了12月至翌年3月始......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Coleoptera,Scolytidae)和大唼蜡甲 Rhizophagus grandis(Coleoptera,Rhizophagidae)的耐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Red turpentine beetle,RTB)是近年来在中国爆发的入侵生物,在我国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油......
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en)卵、若虫、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488℃、1.1709℃、9.4434℃ ,有效积温(......
[目的]了解黑点切叶野螟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空心莲子草为食料,测定不同温度(17、22、27、32℃)下黑点切叶野螟生长发育温度参......
【目的】研究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的越冬特性和耐寒能力,确定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的地域范围,了解林间花绒寄甲种群动态变......
旨在探索红缘天牛越冬幼虫的耐寒性。采用热电偶法和昆虫生理生化的主要研究方法,测定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含水率、脂肪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等测定了不同时期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越冬幼虫体内抗寒物质......
为了初步研究茴香薄翅野螟高原耐寒性,就其越冬幼虫的过冷却点及其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其过冷却......
以发生于我国重要储粮害虫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低温强度(11℃、6℃)下饲养20天,利用半导体点温度计......
研究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在武汉地区的种群动态及其越冬规律。结果表明,粘虫成虫在武汉地区主要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为......
美洲大蠊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由低到高依次为:20日龄卵、高龄若虫、雌虫、雄虫、低龄若虫、10日龄卵、5日龄卵、1日龄卵;不同发育......
摘要 [目的]明确端尖食植瓢虫、柳蓝叶甲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方法]采用数字万用电表和低温培养箱对端尖食植瓢虫和柳蓝叶......
摘要 [目的]测定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明确各虫态的耐寒性。[方法]采用数字万用电表和低温培养......
研究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北京和福州两个地理种群滞育诱导、低温存活、过冷却点和滞育幼虫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
分别测定了天津和长春市的白蜡窄吉丁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和白蜡吉丁啮小蜂越冬时期的耐寒性。结果表明,白蜡窄吉丁......
测定了烟蚜及其天敌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烟蚜及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存在一定差异.1和5日龄烟蚜......
为探讨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对低温的地理适应能力,2007年测定并比较了广东信宜和福建漳州、泉州和长乐4个地区冬季松......
【目的】了解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幼虫耐寒性的发育阶段性变化。【方法】对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各龄期幼虫的过冷却......
为研究麦红吸浆虫的耐寒性,采集河南南阳、河南辉县、陕西西安、河北保定和天津等5个不同地区的麦红吸浆虫圆茧,分别测定其过冷却......
测定、调查了赤松毛虫越冬幼虫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及自然死亡率,分析了月平均温度、月最低温度与过冷却点和抗寒能力的关系,探究了越......
松阿扁叶蜂越是松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其幼虫在松林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的抗寒能力影响翌年的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用NTC-TD热......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生化物质的种类、含量密切相关。测定了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越冬幼虫体内和血淋巴内抗寒物质含......
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成虫在自然条件下抗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雌、雄成虫的抗寒能力均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趋势,......
采用过冷却点、低温暴露死亡率、冷识别温度和致死中低温累积等指标评价不同季节松突圆蚧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各季节松突圆蚧的过......
黄脊雷蓖蝗Rammeacris kiangsu Tsai是我国竹林的重要害虫,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为弄清其卵滞育发育特性,调查了卵期温度及低温处......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不同寄主松树上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寄生黑松和马尾松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
为了分析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耐寒性及其卵发育情况.对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过冷却点和冰点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