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医家相关论文
生脉注射液是根据金元医家李东垣所著的“生脉散”经现代制剂技术精制而成.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收敛固脱,三药相......
金元医家,学有渊源,又不拘本本;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倾听临床实践的声音,尊重客观临床实践方面的收获,这是他们取得自身学......
中医方剂、药物临床分类体系的形成,始于宋金元医学由博返约的历史变革时期。特别是金元医学的发展,对其生成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唐......
《内经》中对五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涉及到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的关系,五味的功效,以及五味所伤等内容,奠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
通过儒士和医者对于丹溪与《局方》之争相关记载的梳理,探讨其在明代的历史书写。在儒士的书写中,部分与丹溪学派关系密切的儒士,......
金元四大家论治水肿,除利水消肿之外,均有从气机论治的特点。刘完素认为“热郁湿阻、热郁当发”,行气以解热郁;张从正善用汗、吐、......
从金元四大家理论出发,对金元四大家疫病理论进行系统研究,金元四大家明确认识到疫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认为疫病因正虚邪实而发病,......
"上火"是对人体阴阳失衡而表现出各类火热症状的俗称,金元四大家都有通过针刺治疗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特点。文章介绍何谓"上火"和其......
中风病属中医内科系统的常见疾病,自《黄帝内经》后,医家不断完善中风病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认识。金元时期是中医学术思想活跃时期,......
李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代表医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曾在山东聊城、东平等地生活、行医12年,从事了大量的医疗实践活......
在金元时期战乱频仍、政权频更的社会背景下,金元医家的变革与创新精神应运而生,直接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当今中医肿瘤理论的发展相......
[目的]评议浙江名医朱丹溪代表作《格致余论》中的病案,并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认真品读《格致余论》,选取......
刺血疗法是张从正攻邪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尊崇《黄帝内经》的刺血经旨,应用的刺血工具有针、草茎和磁片,取穴以阳明、太阳经穴为主,......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补土派"之鼻祖李东垣老人的从医历程和治病经验值得后辈学习、挖掘,特定的历史环境、个人经历和勤学苦研造就了一代医家。特此,我们......
消渴病发展史略王琳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中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糖尿病的国家。中医虽无糖尿......
<正> 对于金元医家创新的触发原因,近代医学界多有阐发,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医学经验的积累,推动了医学理论的提高;长......
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金元四大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继承他们治疗黄疸、臌胀等有关肝病的理论与有效方药,对现代临床可起到一定的......
<正> 通真子:刘元宾"真子",亦称"真人"。道家语,指"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刘元宾(1022~1086),字子仪。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金元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以争鸣与创新为主要学术特点的时代,这与当时较为宽松的社会文化大背景、理学的兴起以及医家个人不同的文......
通过整理和分析古代文献,剖析和总结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八纲辨证、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溃疡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医生以其疾病证候概念,运用科学理论及业务经验、诊疗技术和人文规范、素养的临床操作体系。形成辨证论治的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