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余论相关论文
朱震亨(1281-1358年)是金元时期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家住丹溪,故又称朱丹溪.朱丹溪在养生方面有着他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人......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因家居丹溪,故世称丹溪先生.青年时,研读儒家经典,36岁时,听到许谦......
养生作为一种文化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发展,不同时代的养生文化有其不同的时代特征。古今养生之道表现出的这种时代差异......
《格致余论》作为朱丹溪的代表作,虽无专篇论述肺胀,但有养阴学说、"气血痰郁"等观点。书中列举了大量体现作者辨证论治思维特点的......
“相火学说”是元代医家朱丹溪在《内经》“少火、壮火”学说的基础上,继承刘河间“火热论”、李东垣“阴火论”,吸收了陈无择、张子......
朱丹溪首提“痛风”之名,另别于“痹症”“历节风”等。《格致余论·痛风》是其临床经验的总结,细析其案,可以发现朱氏基于《内经......
目的:研究朱丹溪"倒仓法"对当今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启迪意义。方法:以《格致余论》、《丹溪心法》为研究对象,分析朱丹溪"倒仓法......
中国传统的养生学,对于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阴精与人体的健康关系,认为因摄取阴精,......
《格致余论》为元代"养阴派"医家朱震亨所撰的医学论文集,也是其学术代表作。以阳有余阴不足的思想为中心,推而广之,阐述了人体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朱丹溪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医学家。他在深入钻研《内经》理论的基础上 ,继承了河间、子和、东垣等前贤的学术精华 ,立足于自己的......
目的:研究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对当今慢病防控及养生抗衰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为研究对象,分析......
"阳有余阴不足"是朱震亨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基本观点。内经云:"阴阳平秘,精神乃治",强调阴阳的不偏不盛,而朱氏运用天人相应的理......
<正> 读了《中医杂志》1982年第9期第4页《朱丹溪滋阴派析疑》(以下简称《析疑》)一文后,受益不小。但对《析疑》中的某些观点,我......
<正> 朱丹溪学医于罗太无,太无为刘河间再传弟子,河间主泻火,丹溪宗之。朱氏初从许谦学理学,后复致力于医方,穷研《内经》、《神农......
<正> 早在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对痿证就提出了“肺热叶焦”等发病机理,以及“独取阳明”的治疗大法。但由于其证与风、痹相类,......
朱丹溪,元代著名医家,其所创“相火论”及“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侧重阐述阴虚火旺之证,强调人身之阴难成易亏及保存阴气对人体的重......
<正>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金华人,家居于丹溪,人称丹溪翁,又称为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朱震亨早年学习理学,后改为习医,受业......
朱丹溪是金元时期养阴派的代表,《格致余论》是其代表著作,其中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反映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对后世产......
<正>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元代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县)人。祖居义乌之丹溪,后人尊称为丹溪翁。在中国医学史上,以......
朱丹溪论述瘀血的病因病机概括为情志失调、气滞血瘀,血虚脉道失充、血行不畅,寒凝血瘀,痰瘀互结,热壅血瘀、蕴毒成痈,湿热瘀互结,经产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