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理论相关论文
电子文件的出现,促使后保管时代的来临,同时冲击着专题档案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模式。在分析后保管时代下的新来源观、鉴定理论以及知......
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历史悠久,但有关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却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档案工作普遍学习苏联经验,包括档案鉴定......
20世纪初,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首次系统提出档案鉴定工作的原则和标准,标志着现代档案鉴定理论的正式形成。此后,伴随着档案鉴定......
当电子文件问世之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出现会对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模式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大多数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都认......
关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理论界一致认为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我国档案鉴定中,有人说我国没有自己的鉴定理论和做法,我国的档案鉴定......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档案鉴定理论与鉴定实践的连接点和结合部.为能从微观上有效推进档案鉴定工作,提高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科学性、可操......
档案价值的鉴定,一直是一个掌握不稳的问题.但其大致原则是,“以我为主”,保存立档单位能够反映本机关职能活动、历史面貌的档案,其期限......
我国高校档案的鉴定,首要任务是分析它的价值,然后才能预测它的保留期限,挑选有价值的(社会利用价值)档案继续保存,削除无需保存价值的档......
我国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而发展的,但与国外的鉴定理论与实践相比,我们在鉴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档案鉴定的......
谢稚柳(1910—1997年),现代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与启功(1912-2005年)、徐邦达(1911—2012年)、杨仁恺(1915—2008年)、......
笔迹鉴定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论在笔迹检验、鉴定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其运用过程就是同一认定的实施过程,包括分别检......
从传统鉴定理论模式研究,到谢伦伯格的双重价值鉴定理论,再到布姆斯的"社会分析和职能鉴定论",以及加拿大的"新宏观鉴定接收战略",......
运用系统鉴定的理论和方法检验变造文件,可以摆脱具体问题的困扰,避开技术难题,转向其它相关要素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同时......
本文对历史上各种档案鉴定理论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提出档案鉴定理论的历史分期的理论,并对主要鉴定理论流派进行了评述.......
物证技术司法鉴定质量监控中出现的问题,源自对其概念的学理反思不足。反思物证鉴定司法鉴定学理概念的过程中,能够为探讨鉴定与鉴......
为准确把握电子文件鉴定理论发展脉络,本文从电子文件鉴定的概念、方法、内容、程序与时间、标准以及组织人员等方面对电子文件鉴......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宗理论和价值(鉴定)理论,是档案学的三大基础理论。其中,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是20世纪发展最快,且受到档案界......
数字遗产长期保存是信息资源管理新的研究方向,其亟需档案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依照来源原则对数字遗产进行组织、管理是长期保存数......
来源原则与档案鉴定理论作为档案学的两大特色理论,在后保管时代有了新的解释。对于来源的新定义,使得来源原则力量,在电子文件管......
我国的档案鉴定思想蕴含于档案鉴定实践。在我国档案工作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有关档案鉴定的定义、原则、鉴定标准、制度及组......
基于汉字结构逻辑及其逻辑内涵的特殊性,本文拟从中国传统哲学之"体、相、用"的方法论角度,对笔迹鉴定之本体、笔迹体现之相貌,以及......
目前,收藏界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不同的流派依据不同的鉴定理论,使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常常对同一对象得出不同结论。除了实践水平的......
由宁夏收藏协会牵头主办,新消息报、吴忠博物馆、宁夏六维辩证文物鉴定研究所、内蒙阿拉善盟收藏协会、吴忠市收藏协会、石嘴山市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