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刑鼎相关论文
在出土于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21号墓的曾伯陭钺铭文中,可见有“■”、“井”两个“刑”字。有学者据“■”字推定西周时期早已......
公元前513年,晋国铸成刑鼎,将宪法成文化,孔子对此作了严厉批评。孔子谈到了晋国历史上的四种法:唐叔之法、文公之法、范宣子之刑......
铸刑鼎是将刑律刻铸在鼎上的较特殊的书写行为,是先秦政治、法律史上的创举。《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有两次铸刑鼎事件,历来引起......
公元前二二一年建立的秦王朝,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就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焚毁,与秦朝封建统治一起灰飞烟灭的,不仅有豪华......
《左传》昭公六年三月载“郑人铸刑书”事 ,《正义》用长长的一段话解说叔向与子产书的“终子之世 ,子其败乎”八个字 ,其内容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论赵国历史上的改革崔向东,贾义杰赵氏从晋国的一异姓卿大夫发展到分晋独立为诸侯,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其中最......
迄今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学者多认为,中国商周时代法律的一大特点是不公布成文法,法律“秘而不宣”。考其根据,主要是《左传·昭公六......
<正> 人们常用孔子反对晋铸刑鼎的事证明孔子反对成文法,反对“法治”。诚然,孔子在晋铸刑鼎后说过“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和“民在......
<正> 人们常用孔子反对晋铸刑鼎的事证明孔子反对成文法,反对“法治”。诚然,孔子在晋铸刑鼎后说过“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和“民在......
<正>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元五一三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这条史......
<正> 春秋末期,郑、晋两国相继"铸刑书(鼎)",公布了成文法,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奴隶制法律形态转变......
<正> 赵鞅,亦称赵孟,一名老父,即赵简子。赵鞅是有名的“赵氏孤儿”晋正卿赵武的孙子,上将军赵成的儿子。赵成一代,史载甚简,可能......
<正> 有关古代中国的早期冶铁、用铁资料见于著录者似如凤毛麟角.于是,探讨我国古代早期冶铁和用铁的有关问题,只能主要依靠地下的......
“铸刑鼎”作为中国法律史、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围绕其产生的争议颇多,诸多论点集中于儒法之争、成文法颁布、社会控制论等方面,然而......
<正>一直以来,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你如何让社会有规则、有秩序,大家都遵守规则,而且这个规则是外显的,能够被人所了解的。美国......
孔子对铸刑鼎的反对立场是没有疑问的,但对孔子反对铸刑鼎这一经验性事实的理论性解读却是争议不断的。放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去......
公元前509年,晋国将制定的刑法条文浇铸公布在刑鼎上,这件事引起了的孔子的强烈不满和猛烈抨击。而对早于晋国铸刑书的郑国,孔子却......
【正】 怎样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法律思想,法律史学界是存在着分歧的。有人认为孔子只讲仁义,不讲法律,主张人治,谈不上有什么法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