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相关论文
《金矿效应——探寻卓越表现背后的秘密》 作者:[丹麦] 拉斯姆斯·安克森 译者:姜海燕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在世......
在出土于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21号墓的曾伯陭钺铭文中,可见有“■”、“井”两个“刑”字。有学者据“■”字推定西周时期早已......
当下的法科学子,对瞿同祖先生的名字都会持有一份崇高的敬意,谈及海通以来中国法律史学科的构建,瞿老既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人,又是......
前言2003年9月,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徐世虹教授为主持人的中国法制史基础史料研读会于中国政法大学创办。研读会的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48.00元《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是作者徐忠明教授近年来思考和写作的结集。全书分五个栏......
龙大轩,男,1965年生,重庆梁平人,1981年-1985年在西南师范学院就读,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一1988年在西南师范大学攻读中国政治制度......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宋史研究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在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思想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相对......
礼仪之争的实质,其实是中西两大法律文明之间的冲突.礼起源于祭祀,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普遍性规范,具有法律属性.通过以礼改律、......
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都以封建国家代言人的身份沉淀于基层,作为封建势力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形式在我国历史上长期......
“检察”一词,在汉语中具有法律监督的含义。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谓黄门侍郎王圭日:“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
买办是近代中国与西方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作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而存在,并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等各方......
本文是有关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的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展开论述: 绪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市法学会开始酝酿成立。经过积极努力......
中华法系以其法典严整著称于世,《唐律疏议》即为代表。研究历代法典,为中国法律史研究之基本领域,其研究角度多样,有从传世的法律典籍......
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难以避免与自然环境产生矛盾、摩擦,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为了保护自己所......
王道与霸道之争,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王道与霸道思想始于先秦儒家的孔子、孟子与荀子,而法家的代表人物、荀......
哈尔滨解放区的法制建设是中国革命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连接苏区、边区以及其他解放区法制建设的关键的一个链条,并为新中国法制......
在19世纪以前的中国一直继承着古代传统法律体系,它是由于时代和地域等差异,而产生的有别于西方的法律体系。但是,这一传统在清末......
学位
随着依宪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普及宪法文化、加强宪法意识是党和国家对全体人民提出的基本要求。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案例教学法是我国教育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案例,让教材中的知识更加具体,有效激发......
回溯中国古代律法,可觅得古达刑罚体系中将刑罚归于消灭的两大支撑制度——时效制度与赦免制度.查阅古今研究,对“赦免”制度起源......
摘要: 法律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和社会风俗习惯集中而明确的体现,它维护着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
随着中国法律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整理取得了很多新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但丰富了研究古代法律的内容,同时从......
中国法律史是司法部规定的十四门法学核心课程之一,中国法律史课程设计应密切联糸司法实践,中国法律史课程设计应以司法理念为向导......
[摘 要]中国法律史是法学的基础学科,也是法学教育的主干课程。近年来,中国法律史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其原因既与高校教育环境的变化相......
中国法律史研究工作的改进,在理论上,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如实确认法律史是人类解放自身的历史,是中国法制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不断发展......
中国法律史是司法部规定的十四门法学核心课程之一,中国法律史课程设计应密切联系立法实践,应以立法理念、立法制度为向导,贯通古今,客......
【摘 要】中国法律史是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核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在教学中该课程已经并持续面对很大的挑战,作为中国法律史课程的任课......
中国古代伦理法律化 ,中国现代道德法律化。在一定的范围内 ,伦理道德法律化 ,是贯穿于中国法律史主线之一。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的......
2011年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在金秋时节的华政园举......
个人简介 籍贯为浙江温州,然无经商潜质,只有读书心性。2010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法律史学者胼手胝足、殚精竭虑,在近乎废墟的基地上,建起了中国法制史的庞然大厦:撰写了以多卷本<中国法制通......
比较中国传统语境下"法"的本义与法的现代含义后,可以发现在今天的语境下研究中国法律史应包括如下范畴:(1)由皇帝制定或以皇帝名......
夏锦文,1964年生.江苏省宜兴市人,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法学院教授。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
一、中国古代法研究的西方化道路及其批评传统律学在引入西方学术分科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四部之学”的法家嫁接成近代意义上的“七......
张晋藩先生是我的老师,是我大学本科学习时的老师,也是我研究生学习和毕业论文指导导师。他温文尔雅,待人谦和,事业心强,关心后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1])。然而,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强的文化底蕴......
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南京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于2013年8月25~27日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法律文化博士论......
编者按:吴玉章教授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任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会长。在西方法律思想史、现代西方法哲学以......
中国法律史学科近年来面临着重大危机,但已有的种种对策并不足以改变现状。中国法律史研究可在方法和目的两方面作出适当转变,即中......
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尚存在诸如以西方或现代立场解释传统中国法现象,依据档案资料不足以及忽视细节在法律史研究中的重要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