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红彦相关论文
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受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影响,许多干部不敢讲真话。而作为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却敢于在"以阶级斗争......
阎红彦在云南省经济严重困难的年月开始主政云南,他深入村寨,深感边疆文化的落后,从而竭力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他跋涉山......
阎红彦从苏联带回密电码1934年7月,中共上海中央局派阎红彦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向共产国际汇报华北和西北的情......
1955年,新中国为55名在民族解放与独立战争中出生入死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授予了上将军衔,史称“开国上将”。在史无前......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解放军首次评衔与授衔的主要依据是1952年的军队级别评定。不过,由于多种原因,在首次授......
<正> 《阎红彦和小说〈刘志丹〉》(载《百年潮》2003年第三期,作者李原)是一篇奇文,一言以蔽之,是阎红彦翻案活动的继续。李原是原......
1949年12月底,成都战役结束后,成都人民沉浸在解放的喜悦中。此刻,战功显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退到幕后,在司令员......
<正>小说《刘志丹》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写成,为当时工人出版社的"革命回忆录"系列选题之一,作者是李建彤,刘志丹弟弟刘景范......
<正>1964年,时任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的程子华奉周恩来总理之命,率领中央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大西南三线建设现场进......
<正>1965年11月3日至12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了西南三线建设,因为当时国际形势比较紧张,邓小平同志是秘密到三线视察工......
《刘志丹》是一部描写刘志丹革命生平的长篇小说。关于小说的内容,阎红彦提出异议,认为小说涉及了“许多原则性问题”,上书中央和......
<正>57名上将大都是兵团司令级,权重责任大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5年9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整整6年的建设、......
长篇小说《刘志丹》脱稿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它描写的是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创建者之一刘志丹的革命......
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为在西北地区创建武装、开展军事斗争曾做了大量工作。在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指示的过程中,部分军事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