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红军相关论文
贺晋年(1910~2003),陕西省子长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西北军做兵运工作,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参谋长......
一 1936年5月东征战役结束后,中革军委决定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抗战期间任八路军后勤部部长,抗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任军委总后勤部......
陕北是一片浸透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 从1925年入党到1935年光荣牺牲,革命烈士谢子长抛头颅洒热血,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部壮丽史诗。其伟大的历史意义,不仅表现在它实现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到北方的战略大转移......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苏区根据地,与陕北红军和红军十五军团会......
陕西省档案馆收藏着两份发黄褪色的珍贵历史档案,真实地纪录了72年前的西安事变。 第一份刊物是1936年12月20日由东北军第67军参......
吴起镇,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从此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
2006年7月1日,凝集中华民族激情和梦想的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这是一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英雄史诗,是一座华夏儿女创造的高耸......
采访手记:2005年10月25日。秋日暖照,赣州市区的红旗大道祥和、有序。我们一行三人寻访了家居市区的老红军王承登。他用自己的长征体......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他是中央......
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毛体书法传承人物,是最先提出并践行“毛体书法”这一文化概念的人。 他的书法作品曾两次被“神舟”......
父亲1991年离开我们,转眼20多年过去了。6月20日是父亲的诞辰,在这一天缅怀父亲,心中更加崇敬。 我退休前曾任昆明市的副市长,和平......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八大代表,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张策,是......
范长江在“文革”中的非正常死亡,与他当年报道红军长征有直接的关系。他因为获得了在国民党军的防区内旅行采访的机会,得以对红军......
1964年9月28日,位于北京西郊的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内,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宽敞整洁的大礼堂里坐满了身着戎装的校官和将军们,大家正欢聚一堂,为即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陕北根据地;要说陕北根据地,不能不说刘志丹;要说刘志丹,不能不说王世泰;要说王世泰,不能不说这位中......
榆林的未来将会如何?怎样开发榆林的文化资源?我对榆林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你听,黄河在咆哮;你品,风从草原来;你看,边区的太阳红又......
<正>战争年代,这支诞生于黄土高原的红军部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落脚点';和平时期,他们肩负戍边维稳神圣使命,在西部大地树......
<正>从参加北伐战争至全国抗日战争初期(1926—1938),国民党军队长期以路军作为主要战略单位之一,其级别高于军而低于集团军。通过......
一个走投无路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行至福地!这就是1935年10月毛泽东到达西北的心态。顿时诗如泉涌,毛泽东接连吟出三首。《......
...
<正> 红军长征去陕北,到底是在哪里决定的?现在有三种说法:一是两河口会后提出的;二是在榜罗镇决定的;三是在哈达铺决定的。这三种......
赵启民将军智勇双全、军政兼备,曾加入陕北红军,参加创建陕北苏区;担任新四军团参谋长、团政委、旅政委,参与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
<正>刘志丹(1903.10.4—1936.4.14),原名景桂,字子丹。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
<正>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
<正>白银市平川区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加强红色文化旅游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精神力量......
<正>春节期间,我没有做其他事,除去正常的会客应酬贺年,只读贾平凹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山本》。厚厚的四大册手稿,不分章节,不设......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穿越十一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不仅在中国军事史上尚属首例,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极......
<正>谢子长,1897年生,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22年考入阎锡山办的太原学兵团学军事。1924年回安定县办民团,任团总。同年赴天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935 年10 月,从江西于都出发的中央红军,跨越逶迤五岭,攀登磅礴乌蒙,跋涉滚滚金沙江,征服滔......
1976年1月8日,伟大的人民总理周恩来逝世。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少年,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年,他为中华之革命而......
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
简述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的几次变动孙少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
<正>谈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诞生创建的地方,大都注意到了当年南方江西中央苏区和淮河、长江以南的部分省区,但是,......
1933年底,谢子长返回陕北后,推动了陕北根据地武装斗争的发展,领导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加强了陕北红军的......
<正> 西北革命根据地系由陕甘边和陕北两地党的组织在三十年代初分别建立起来,最后在刘志丹、谢子长同志的领导下,于一九三五年二......
<正> 《阎红彦和小说〈刘志丹〉》(载《百年潮》2003年第三期,作者李原)是一篇奇文,一言以蔽之,是阎红彦翻案活动的继续。李原是原......
<正> 一九七七年初冬,我探望了阔别多年的淮北大地和淮北父老。在洪泽湖边,在当年浴血奋战的疆场,在烈士们长眠的陵园,心潮起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