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徵祥相关论文
90年来,对于“五四”的纪念与表述,大多停留在意识形态的论争,极少有学者愿意从社会层面去认知那个时代的精神遗存。原本内蕴丰厚,值得......
圣安特勒修道院旁挺拔的榆树林已经很有些年头了,布鲁日的冬阳透过疏离的树冠倾泻下来,将厚厚的落叶染成一片金黄,美得让人窒息。 ......
陆徵祥与顾维钧均为近代中国职业外交官中的佼佼者,然二者历史际遇却大不相同。陆徵祥经历了中国国际地位最低落的谷底阶段,饱尝弱......
职业外交家陆徵祥是民国第一任外交总长,他在任上对外交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革除衙门旧习;二、拟定新的......
90年前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这场大战牵涉到列强在华利益,交战双方都拉拢中国参战。中国也希......
国难与中国基督徒顾卫民1931年,日寇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三省。到1937年,"卢沟桥事件"终于促成了全面抗战的爆发。日本的侵略迫使中......
<正>巴黎和会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战胜国身份参加的重构世界秩序的和会,虽然中国在和会上的正当要求没有被采纳,而是被几个帝国主义......
<正>有一种论调在中国一直比较有市场,那就是"弱国无外交"。这种流行的论调何时开始兴起已不好考证,可以证实的是:《秘笈录存》载,......
<正>一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经这样评判说:"……很少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
1914年6月28日,德国的同盟国奥匈帝国借王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一事,向背后有俄国、法国、英国支持的塞尔维亚宣战......
<正>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学界过去讨论最多的是中国对巴黎和会的参与,特别是中国代表团成员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①近年来,......
<正>"一战"结束后,美、英、法、日、意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协约国既需要处理善后事宜,同时也需要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巴黎和会于是......
袁世凯作为"窃国大盗"已"盖棺定论"。他在中国政坛的崛起,一以编练北洋武力为后盾,二与他在晚清的外交生涯有关。他主持北京政府外......
1919年6月28日,巴黎上空响起阵阵礼炮声,巴黎和会宣告闭幕。27个战胜国参加的和会最终留下26个国家在和约上的签字,中国成为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