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仓楼相关论文
陶仓楼是汉代重要的随葬明器,本文通过焦作地区出土的陶仓楼,探究汉代庄园中仓楼的特征.焦作市出土的陶仓楼主要可分为楼院式陶仓......
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十六)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陈文华说明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农业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
【正】 我馆近年来,收集到不少陶建筑模型,计有:陶井房、陶灶房、陶猪圈房等。这些陶建筑模型多为汉代墓葬的冥器,现分别介绍如下:......
【正】 一九七三年五月间,武清县高村公社兰城大队社员,在村东平整土地时,发现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
本文在陶仓楼类型划分基础上,认为河南汉墓出土的陶仓楼至西汉晚期在豫中地区首先出现,为二层带腰檐建筑。西汉末至东汉早期此型陶......
两汉时期,社会厚葬之风兴盛。人们除了以陶罐、陶井随葬之外,还创造出一种陶制的建筑明器——"陶仓楼"来随葬。从河南出土的汉代陶......
<正> 1981年12月,郑州市公安局交通处在乾元北街7号院施工,发现一座汉代空心砖墓,市博物馆进行了清理。该墓位于郑州商代城址西南......
2011年11月至12月,为配合焦作市东城花园小区工程建设,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焦作市文物勘探队对该小区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
焦作出土的陶仓楼是中原地区两汉时期建筑明器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实物考察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归纳、类比焦作陶仓楼的形制及特点,......
2009年8月12日,在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南水北调安置小区内,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一座西汉晚期砖室墓M121,出土一座四层彩绘陶仓楼......
<正> 1983年3月,建设新(乡)焦(作)铁路时,在焦作市东14公里的白庄西地发现了汉墓地(图一)。我们在这处墓地东北部,发......
<正> 1978年春,南乐县福坎公社宋耿洛大队社员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一座。同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我们在配合该大队农田基本......
2009年8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焦作白庄墓群发掘M121和M122两座汉墓。M121和M122两耳室相连。墓中各出土陶仓楼及其他陶器组合,对研......
<正> 1993年3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铁路施工,在待王镇白庄村村西发掘汉墓15座,其中6号墓保存较好,特先作报道。参加发掘的人......
两汉时期河南地区汉墓出土的陶仓楼数量较多,类型复杂并极具特色。对陶仓楼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我们对汉代社会经济、丧葬习俗以及思想......
历年来,在位于黄河之北,太行山之南的河南省焦作地区出土了许多古朴大方、外观别致的汉代陶仓楼建筑模型。作为两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
焦作白庄汉代陶仓楼上彩绘的“虎食女魃”图和“应龙行云”图是古代驱旱逐疫、祭龙祈雨等形式的体现。双翼猛虎是剪灭旱魃的灵兽,......
焦作出土的二联仓、三联仓陶仓楼在焦作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出土数量较少,是众多类型陶仓楼中的一个新类型、新品种,在汉代建筑明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