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相关论文
中国南极科考史上最大规模卸货作业 12月1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经过一天多的破冰作业,到达南......
自1984年中国首次组队进行南极科学考察至今,先后派赴南极地区担负运输、科学考察的船只有5艘,它们是“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4号、......
林存真 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飛跃”在国家游泳中心正式发布,现场一片沸腾,而会徽的设计......
南极的圣诞节是白色的。这听上去像句废话,尽管南半球正值盛夏,但南极圈里的温度也只在零摄氏度上下摇晃。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与冰川之......
2018年,于我个人而言,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夏天,我作为一名随队记者,参加了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这次北极之行,我收获很大......
2019年10月15日16时15分,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码头启航,将与“雪龙”号一起“双龙......
我国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考察队向中山站和内陆出发基地运输人员和物资,向来是中国南极考察的重要环节。 根据计划......
2018年9月10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建成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按照计划......
“‘雪龙’船左舷一侧有北极熊出没!”2012年8月25日早上8时24分(北京时间8月25日下午15时24分),备受中国第五次北极考察队员期待的北......
很多人,包括本小编在内,都非常羡慕和钦佩南、北极的科考队员。羡慕的是他们可以有机。会亲临神秘的冰雪世界,看胖乎乎的企鹅排着队从......
2012年7月20日8时左右,中国第五次北极考察队乘坐的“雪龙”号在北纬70°30′西经162°48′遇到了一条浮冰带,距船大约4海里。这是本......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调查确认: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回国时,带回了不少于20只的帝企鹅。这种珍贵的鸟类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属种......
3月的阿蒙森海像南极阴沉的脸,惊涛骇浪,狂风卷雪。 这是世界上最少人问津的海域,西风带和南大洋上的大气旋一个接一个“手拉手”......
王建忠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的原船长。他曾21次参与极地科考行动,率领团队创下了安全航行6000余小时、冰区航行1......
2019年3月12日,经过131天、3万海里航行,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回到上海、走上陆地。南极考察期间,......
纯净美丽的南极是举世公认的科研圣地,但其"生态体质"却很脆弱,容不得水质污染或生活废弃物。2002年,经过严格考察、检测和比选,国......
新华网“雪龙”号1月7日电(记者 张建松) 北京时间7日17时50分,“雪龙”号成功冲出厚重的密集浮冰区,胜利突围。 7日整整一天,“雪龙......
日前,由苏州市科协联合上海市科普发展基金会赠送的科普光盘,经苏州市科普促进中心主任朱利荣交到中国长城科考站站长曹建军手里,光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孝文帝下诏,官员在朝议时,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