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相关论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
为揭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海南五针松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特征,以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方法,从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死......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林木林地权属纠纷产生的历史长,时间久,矛盾纠纷原因错综复杂,而且涉及面广、利益村民多,处理起来非常困......
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黑熊可能会对保护区内外居民构成威胁,相应地,人类的活动干扰也可能会对黑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雷公山自......
为揭示苗岭地区秃杉的种群特征,使用实测和样地相结合调查秃杉种群数量,在典型分布区分别设置20个20m×20m样地,以种群年龄结......
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藻类植物432种(含54个变种和......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73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357公顷,实验区面积33943公顷,森林覆盖率83%,有各类生物近2000种,列为保护的珍稀濒......
通常情况下,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利用林地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缺乏保护意识等等问题,导致严重的......
应用立木大小级对水青冈群落中的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两个优势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2005年5月~2006年11月,我们参加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采用路线调查法对该区的爬行动物共进行了5次调查。调查表明,该......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有28种.其中,一级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金佛兰等6种;二级有柔毛油杉、秃杉、翠柏、福建柏等22种......
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是多年生珍稀的中草药,具极高经济价值,也是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
闽楠适生区的研究是保护野生闽楠的一个重要前提,可为闽楠的管理繁育提供借鉴。利用GIS对影响闽楠分布的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本文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2017-2019a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数量、种类、来源、病因病况、救护结果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1)共收容救......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利用区内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区原生态民族文化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保护区经营管理......
应用5种多样性指标对雷公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立木大小级对水青冈群落中的水青冈和......
在自然保护区内,黑熊可能会对当地居民构成威胁,相应地,人类的活动干扰也可能会对黑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雷公山自然保......
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类似条件地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决策参考,分析了该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劣势,结合该保护区实际提出推进其开......
蔷薇科是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第二大科.该区有蔷薇科植物4亚科,26属,91种(含变种5).从属、种层次上表现出典型的温带性质,且......
为揭示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现状,分别于平水期(5月)、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调查分析雷公山自然保......
为探讨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
2017年6月16~22日,在贵州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监测过程中,发现一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台北纤蛙(......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周边社区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保护区的管理效果。社区参与是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效果,实现双方......
森林康养是大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文章对森林康养的概念和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将森林康养产品分为五种类型,并以贵州雷公山自然......
应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雷公山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提出雷公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和......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系统分别在2019年9月3日、11月2日自动传回的视频中各出现一种以前未见过的野生鸟类,经查阅有关文献及邀......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亚热带森林植被资源比较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林业资源以秃衫等珍稀濒危物种和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
<正>雷公山位于我国的贵州省东南部,是苗岭山脉的主峰,山脉沿途经过了雷山、台江、剑河以及榕江四县,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当中,拥有......
2005年5月~2006年11月,对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5次野外调查,根据实际地形调查采用样线法或样方法,调查地点为毛坪......
本文通过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调查、采集、标本鉴定以及文献资料的考证。共记录藻类植物432种(含376种,54个变种和2个变型)......
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交密管理站辖区、西江管理站辖区、雷公山管理站辖区、方祥管理站辖区、小丹江管理站辖区布设了30部红外相机进......
雷公山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璀璨夺目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加上良好的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优势,......
基于DNA条形码和形态学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摇蚊类群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内的摇蚊类群共计4亚科12属18种,并对其中......
在系统调查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芳香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雷公山主要芳香植物加以收集,保存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林科所改江苗......
生态经济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将经济原理应用入生态学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最流行的国际方法即为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08°5′-108°24′,北纬26°15′-26°32′。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处气候带为中......
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对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5次调查.经调查并结合有关文献,保护区共录有兽类79种,隶属于8目23......
<正> 雷公山位于北纬26°15′56〃—26°30′39〃;东经108°IC′19〃—108°22′52〃,形成迂回蜿蜒随山势北去的清水江以及水急滩......
为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与喀斯特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喀斯特地区林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以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为......
雷公山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从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苗族传统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因为交通不便、经济不够发达、......
采用线路法、样方法和最小面积法相结合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珍稀蕨类植物金毛狗和福建观音座莲资源量和生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金......
对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方式方法上做了有益探讨.......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生态补偿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高效环境经济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生态补偿的具......
<正>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黔东南州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交界处,面积47300公顷。由于面积广大,气候条件多样,自然条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