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郭素娥相关论文
饥饿是人类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同时也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中国文学中留下了大量有关饥饿书写的作品。从杜甫的诗歌《三吏》中对......
路翎和萧红都是对饥饿有着深刻认知且富有使命感的作家,《饥饿的郭素娥》和《商市街》都对“饥饿”进行书写与思考。无论是路翎通过......
路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才华横溢、气质出众的天才型作家。在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中,路翎凭借对于艺术的敏锐感知力,有......
<正> 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形成的一个以小说和诗歌为主体的文学流派,是以胡风为核心的一个有影响、有贡献的流派。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
<正> 一初试锋芒从抗战初期到全国解放的十余年间,在国统区的中心区域活跃着一个特色鲜明的进步文学流派——"七月"流派。他们以《......
本文采用现代性空间研究的视角,试图重构路翎1938至1946年战时首都重庆的文学活动。路翎在重庆文学空间中成长的过程,也是他作品中......
<正>说明抗战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独特联系,以小说成名的路翎似乎并不是最恰当的典型,原因在于小说这种文体最易于传递的是思想,而个......
<正> 路翎1942年发表了长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乍看书名,“饥饿的”这个词很容易令人误解,使人以为它不过是又一部政治性小说,......
<正> 1938年春天,路翎和许多流亡的学生一起,来到了四川重庆郊外的北碚,就读于四川中学(后改名为国立二中)。学校在北碚的文星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