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KHD1基因检测评估ARPKD临床诊断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l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拟诊或疑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RPKD)患儿PKHD1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基因检测的价值以及可能出现偏差的原因.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临床拟诊或疑诊为ARPKD的患儿10例,包括6例儿童,4例胎儿.分析病史,并检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KHD1基因编码区,测序并分析突变情况.结果:6例儿童中共发现11种杂合突变,其中新发突变(P137S,V836A,Q1574H,L2658X)4个、可致病性突变(P137S,V836A,L2658X,T36M,R559W)5个.共2例儿童分别存在2个不同的可致病性杂合突变,1例仅发现1个可致病性杂合突变,因此有1/3患儿通过PKHD1基因检测得到确诊.4例胎儿中共发现6种杂合突变(R760C,N830S,A1262V,S3457C,Q3899R,Q4048R),其中新发突变(S3457C)1个、可致病性突变(S3457C)1个.仅1例胎儿发现1个可致病性突变,因此PKHD1基因检测没能为此4例胎儿提供有力的确诊证据.4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儿中有2例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ARPKD,其余2例通过综合分析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予以除外.结论:PKHD1基因检测是辅助诊断ARPKD的有效手段,同时通过分析基因检测结果可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对20例临床诊断MLC患儿进行基因突变分析以及自然病程的随访研究,明确基因诊断、为患儿家庭进行准确的遗传咨询以及为进一步的产前诊断打下基础;了解病情发生发展与转归等临床特点,深入探讨基因型-表型关系,为这类患儿的准确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周围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方法首先进行MLC1突变的检测,对没有发现MLC1突变的患儿再进一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和自噬在VW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临床随访分析28例基因确诊的VWM患儿病程中发作性加重的临床特点;2.UPR通路的检测:将EIF2B3野生型与突变型p.1346T基因转染人少突胶质细胞系(M03.13 cell lines),检测ER应激前及应激后2,4,8,24,48和72小时未折叠蛋白反应(UPR)通路上各分子指标的变化以及细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CMD1A)患者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并为患者的确诊、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打下基础.方法:收集并分析43例临床诊断为MDC1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部分先证者进行肌活检,采用特异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染色,包括merosin抗体、抗a抗肌萎缩相关糖蛋白糖链抗体ⅡH6、抗b抗肌萎缩相关糖蛋白抗体及抗肌萎缩蛋白C末端(Dys-C)抗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Betaseron)在儿童多发性硬化(MS)中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初步分析其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例确诊儿童MS的患者予以干扰素β-1b皮下注射治疗,用药剂量均从62.5ug起,每周加量1次,于34周达到推荐剂量.于用药后第1、3、6、9、12个月随访,监测患儿复发次数及扩展的功能缺损状况量表(EDSS)评分评价疗效,通过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测指标及不良反
目的:了解儿童专科医院癫痫的患病特征、病因、发作类型和电临床综合征分布,尝试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新癫痫分类在小儿癫痫中的应用.方法:制定专项调查表,收录2005年7月至201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的癫痫儿童资料,依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2010年新癫痫分类,2011年8月起采用2010年新癫痫分类进行分析,而在2011年8月前收集的患儿资料按2010年新分类进行
会议
目的: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测序技术研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生后4天内新生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影响.方法:21例自然分娩和20例剖宫产的健康足月婴儿被纳入本项研究,收取其第1天,第2天和第4天的粪便样本.对收集到的粪便进行样本DNA提取,以细菌16S rDNA为靶基因对其中的细菌DNA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并对电泳条带进行切取、T-A克隆及测序以研究其中肠道菌群的多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刚出生的新生大鼠(出生体重>5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NEC模型组:生后即与母鼠隔离,采用代乳品人工喂养,并给予100%氮气缺氧90s,4℃冷刺激10min,每天2次,连续3天;干预组:在NEC模型组基础上予以HB-EGF 800μg/kg/次,每天4次,连续3天
目的:本文对我院生酮饮食(KD)治疗的8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观察KD治疗的疗效和近远期的安全性,并探讨提高KD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管理和随访机制.方法:研究对象: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KD治疗的83例难治性癫痈患者,所有患者都符合难治性癫病诊断标准。2.KD方案:采用禁食启动,饮食比例渐高方案。3.疗效评估方法:以KD治疗前的发作频率和
目的:观察异种UC-MSCs静脉移植的安全性及UC-MSCs在UUO大鼠体内的分布,为人UC-MSCs静脉移植治疗肾损伤大鼠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冻存的UC-MSCs复苏、扩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ml备用.2.8周龄雌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各21只:①单侧输尿管梗阻组:简称为UUO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7d尾静脉注射PBS1ml.②单侧输尿管梗阻+细胞移植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