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进行文化多样性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02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调整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本文提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之下,尝试进行文化多样性教育,满足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理解的不同需求,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教学中,在"十一五"立项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有关文化多样性方面的知识,形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观点,并阐述了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互关系,从知识创新、学习训练、课程改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发展策略。
本文首先对生成性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生成性教学实践存在的误区,并从教学内容、人本生成、学生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实践的发展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不断地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形式多样,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比如课堂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本文针对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形式、辅助教学工具、学生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解决对策。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中教育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的调查分析,阐述了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以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不足,进而从培训体系、学习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教师专业发展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日益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教师知识结构、工作状况、发展途径、心理健康、幸福感几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阐述,并下一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总用已有经验方法或他人设计好的方案重复性地、机械地去实施,总要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探求实现理想的教学境界行之有效的途径,而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教学反思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从头脑、责任感、专心致志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反思的成长机制。
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课改对教研也提出了新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教研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本文从专业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学习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形式相互帮助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通过对中英基础教育师生合作学习案例的介绍,阐述了主题合作学习、远程视频交流、邮件等合作方式,并论述了包括互联网、交流方式、学生主体意识在内的中英合作学习的条件。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学设计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从教师参与、学习模式、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阐述了改进教学设计的成效。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崭新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学习目标的自我明确、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学习方法的自主运用、学习进程的自我调控、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一个人只有自主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才会有长足发展的潜力,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的。本文首先提出要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问题意识,阐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最后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