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宗族文化保护古村持续文明--历史古村落萝村社会文化创新策划

来源 :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7691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萝村古村文明得到比较好的保护,独具特色古韵民俗得到比较好的传承,要进一步使村落文化发展更具特色,打造顺应时代的古村落形象,又要保持古村特有的开放性文化建设,这就需要进一步对整个村落进行全方位的体察考量,更需要以一种古朴清新的形式进行文化整合,在这基础才能对古村落进行文化创新策划。策划创新的过程也是发扬与巩固古村积极因素的过程。古村落文化创新一定要在保护古村落历史文化、增加村落智慧存量、延续古村积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这可能是古村落有限文化创新策划的最佳路径与选择。
其他文献
中国剪纸是一种以剪、刻、撕为主要手段,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剪纸艺术体现了民族有关生存繁衍、图腾崇拜、土风民俗、招福辟邪的群体意识主题和人们渴望幸福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本体精神及文化内蕴.
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划分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类型,在借鉴生态哲学相关流派观点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的视角提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与内涵.针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两用”和“强体善用”理论为基础,构建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祁太秧歌起源于祁县和太谷,广泛传播于太谷、祁县、文水、交城、平遥、汾阳、清徐、榆次、寿阳、晋源等地,深受民众喜爱,特别是在祁县、太谷一带,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秧歌高亢婉转的旋律.①它由农村逢年过节、春前秋后传唱的小曲儿发展而来,初称地秧歌,由民众创造,其题材大多以当地民众生活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安徽凤阳花鼓的许多东西
自2018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即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这是一个全国性以农民为主体,关于庆祝丰收的节日.丰收节对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人民美好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丰收节的举办更是为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个舞台.但是丰收节现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第一届丰收节的举办虽热闹非凡,但缺乏了一些文化底蕴,未能充分发挥其节日功能
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的总和①.农耕文化数千年来从未间断,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经验,其中以“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为代表的观念、思想、习惯,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在现代仍具有一
清代川西有名的才子李调元(1734-1803)一生写有许多作品,留给后人研究探讨.李调元宦迹至广东,曾经到过广东的大部分地区,对这里的海洋动物产生极大兴趣,著《然犀志》二卷,书中所记的绝大部分海洋生物为广东所产.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记录海洋生物的专著若干,如屠本唆的《闽中海错疏》、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郝懿行的《记海错》等,分别记录福建、江浙、山东沿海的海洋动物.李调元的《然犀志》是传统时期唯一的
1861年,《随息居饮食谱》首次出版时,作者王士雄就发出“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人命”①的感慨.日食不过三餐,一日三餐吃什么,如何吃,如何吃好,如何不因吃损年折寿是日常生活中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与基本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就形成了关于食材选择、烹饪与食物宜忌规制等三方面的经验.老年人之“老”、之健康长寿说明其本身注重饮食,有吃的智慧,当饮食失宜带给城乡居民的健康风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社
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这里沟壑纵横,山峦绵延,闭塞的地理环境阻断了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保存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有3922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其中有500个村寨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备选名单,集中分布在雷山、台江、丹寨、剑河、黎平、从江、榕江等县,涉及93个乡镇.截至2016年,已有30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4157个传统村落的7.44%,占贵州省546个传
乡绅研究是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且这一主题的研究在海外汉学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主要的议题是乡绅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结构以及治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乡绅不仅是基层政治的领导和权威人物,更是基层文化的承载人,但在文学领域却鲜有学者论及.关于南宋文学研究,“中兴四大家”等上层精英文学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不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以江湖诗派为代表的下层知识分子也倍受关注,
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或宗族历史的主要文献资料,刘黎明先生在血缘亲族习俗的体系当中,将家谱的本质特点揭示为血脉的谱系①.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谱具有户籍登记、婚配嫁娶、门阀选官、族规教育、宗族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居住空间的改变带来了传统文化活态发展的特定语境的变化.在城市里人们不再聚族而居,以小家为单位的聚居模式代替了以往以一姓为中心的宗族大家关系,户口本、身份证等现代社会的组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