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DNA的检测对卵巢癌早期诊治的意义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卵巢癌诊断方式是手术病理,但肿瘤异质性的存在,局部穿刺标本难以准确反映肿瘤的全貌,且随着肿瘤演变以及耐药基因的出现,仅依靠治疗前组织标本指导后续治疗可能会导致治疗的偏倚.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的检测并称"液体活检",其中循环肿瘤DNA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病灶,可及时反映肿瘤的发展情况,可以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随时跟踪,确定用药方案或及时更换,作为非侵入性的、易获取标本的肿瘤检测方法,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在许多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已经显示出液体活检在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的价值.重点对ctDNA机制及其卵巢癌早期诊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软组织肉瘤(Soft-tissue sarcomas,STS)是一组源于黏液、纤维、脂肪、平滑肌、滑膜、横纹肌、间皮、血管及淋巴管等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神经组织肿瘤,不包括骨、软骨以及淋巴造血组织,本文所指的STS不包括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STS尽管发病率低,但病理类型复杂繁多,临床诊治难度极大。STS的内科
8%~12%的转移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携带BRAF基因突变,而且其中90%的突变对应于第15号外显子的第1799位胸腺嘧啶突变为腺嘌呤,引起第600个密码子编码谷氨酸,而非缬氨酸,即BRAF V600E突变.BRAF基因发生这一突变后,编码产物活性较野生型增强10倍,继而使得MAPK通路出现异常激活,故在没有细胞因子等刺激因素下仍可促进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肿瘤
中国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诊治专家共识已发布四版,与NCCN指南、ESMO指南一起,共同成为了中国医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指导GIST诊疗的主要参考依据.依据危险度分级进行GIST恶性程度的评估,特别是指导选择辅助治疗人群,已经广泛应用于GIST诊疗的临床实践。对生物学行为相对更差的小肠与直肠来源的低危GIST,如果具有相对较长的肿瘤长径(
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的进步,CRCPM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展。超声、CT, MRI和PET/CT在CRCPM的诊断评估方面各有优势和局限性,综合各种评估手段可能更加准确地评估腹膜转移癌。在CRCPM的治疗方面,治疗方法从以前的姑息性化疗发展到CRS联合腹腔化疗(EPIC ,HIPEC , PIPAC )以及全身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约15%~25%结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即合并有同时性肝转移,另有15%~25%患者在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诊疗的核心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理念有了显著的变化.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在2017年4月份正式发布,在全国20个省份开展了30余场的巡讲.经过一年的临床应用,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收集了来自参加巡讲的讲者和800多位临床医生的意见反馈,组织专家对2017版指南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一些新进展,更新了一些新的证据和推荐,并纠正和整理了一些文字歧义,在2018年4月正式发布了2018版.根据CSCO统一的修订要求,按照证据级别、国家医保可及性和专家共识度
随着对肿瘤免疫调控机制认识的逐渐清晰和基因改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如何克服免疫治疗的获得性耐药;预测超进展人群,避免免疫治疗造成的生存受损;积累更多经验来应对免疫治疗带来的毒性;免疫治疗与既往的细胞毒药物不同,其发挥作用持久但会有延迟效应,需要我们探索一个针对免疫治疗的最佳疗效评估手段;开发CPI;以外
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初始治疗为根治术的患者依据术后病理是否存在高中危因素,结合国际指南进行相应的处理。而对于临床上存在的特殊仍未达成共识的情况,对于新辅助化疗后术后患者,本人认为应将新辅助化疗前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疗效和术后病理危险因素情况均考虑在内。对于新辅助化疗不敏感以及有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的患者,应适当放宽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征。对于行A型子宫切除的患者,依据术后病理可参照NCCN
目前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最主要原因,是目前WHO明确的与感染有关的癌症,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新增病例,而我国每年约有12.5万新增病例.对于早期宫颈癌,手术、放疗以及化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且治疗效果较好,然而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治疗有效率逐渐下降,30%~7
在子宫颈腺癌的临床诊疗中仍存在许多争议,存在几项问题尚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腺癌是否可以列入宫颈癌的中危因素之一,sedlis标准是否适用于宫颈腺癌;腺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如何,术后辅助治疗选取哪种方式最佳;年龄<50岁的早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是否安全,如何在术前或术中判断是否可以从保留卵巢中获益。这几个问题的解决将极大提高子宫颈腺癌的诊疗规范,改善子宫颈腺癌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