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落后主要表现在:师资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学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办学观念无法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源质量差,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率离;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文章在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后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的主要任务。为使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中发挥更大作用,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改革与创新。文章建议农村职业学校采取灵活的招生模式,解决农村特困生入学难、就业难的问题;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开发与本地区或劳动力输出地经济需求相适应的培养专业,开辟与工业界需求相适应的培训市场。文章同时也呼吁政府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