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对大米淀粉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变性淀粉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报告、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化钠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成分之一,对淀粉功能性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大米淀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对淀粉糊粘度和凝胶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的添加,淀粉溶胀力降低,峰值粘度降低,谷值粘度和最终粘度增加,衰减值和回生值下降,糊化温度升高.同时,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淀粉凝胶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凝胶化焓值变化不大.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氯化钠的添加可以抑制淀粉的溶胀和凝胶化,进而降低了淀粉的峰值粘度,但是氧化钠的添加提高了淀粉糊的抗剪切力和抑制了淀粉糊的短期回生性.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新型淬火&碳分配(Q&P)工艺中初始淬火温度对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样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随着初始淬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尺寸增大且有条理,残余奥氏体含量升高;试验钢的韧性先降低后升高,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硬度变化不大.马氏体板条尺寸差异和残余奥氏体含量共同决定试验钢的力学性能.
本文主要介绍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解决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热节多以及平均壁厚≤10mm的薄壁多热节球墨铸铁件,所形成的铸件夹杂、缩松以及气孔等铸造缺陷.采用点补缩冒口,解决热节处缩孔、缩松问题.采用铁液净化技术,解决夹杂、夹渣问题.采用铸型烘干手段,提高铸型温度,解决浇注过程中,铁液氧化形渣以及皮下气孔问题.同时通过优化成分,控制炉料配比以及孕育剂的选择,进一步解决铸件显微缩松、夹杂问题,达到X光检测2级
采用了1.2~1.8%的镍对低温球墨铸铁进行合金化,同时加入2.0~2.5%Si,并采用高温石墨化两阶段退火或低温石墨化退火工艺进行热处理制得试验用球墨铸铁材料,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微观组织由铁素体+球状石墨+极少珠光体组成.当Si量为2.01%,Ni量为1.2%时,无论是-20℃还是-40℃的低温冲击功AKV都最高,分别达到16.3J和13.6J,此时抗拉强度大于400M
近两年来公司对于缸盖进行系统工艺改进,如上下水套芯采用各自芯盒生产,且采用边框设计,整体装配浸涂,底注大浇口及配合大冒口,同时采用含锶孕育剂活化组织,最终使得缸盖缸盖综合废品率稳定在5%左右,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了生产,更好的满足客户要求.
近些年,中国铸造行业发展很快,表现在:企业的装备水平、铸造原辅材料的品质、工艺过程的控制、工厂的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铸件的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外观质量、使用质量、切削加工性能以及铸件质量的稳定性、铸件品质的一致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多数企业生产的铸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铸件质量的稳定性、品质的一致性差,铸件综合废品率高.笔者认为: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生产
发热保温冒口套可显著提高冒口的补缩效率及工艺出品率,预埋式高发热保温冒口套作为二种特殊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具有高强度、高发热及耐压等特点,相对造型后再放置冒口效率更高、更安全,工人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非常适用于一些普通发热冒口无法放置需要局部补缩的铸件,去除冒口更加方便快捷,更适宜于高效率的高压造型线使用,可显著提高铸件内部的致密性,保证铸件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及一致性.
本文主要研宄了铜含量对铝电解阳极用磷铸铁组织、电阻率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加入0.41wt.%~1.52wt.%铜,经800℃×24h退火后,磷铸铁基体组织为全铁素体,随铜含量的增加,石墨和磷共晶得到细化.加铜之后,磷铸铁的冲击韧度逐渐升高,由0.69J/cm2提高到0.81J/cm2;磷铸铁电阻率下降,且随着铜含量的增加,磷铸铁的电阻率先升高后降低,含铜0.41wt.%时最小,为9.21×10-7
超高压被广泛应用于淀粉改性,而淀粉不同层次结构在超高压改性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会对淀粉的改性效果及应用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超高压对不同种类淀粉颗粒显微结构、层状结构、结晶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影响,并对超高压变性淀粉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辉光等离子体改性淀粉相比化学改性淀粉具有安全性高、产生废物少等一系列优点.然而,辉光等离子改性淀粉的结构及功能特性(尤其是片层结构、短程结构和糊性质)还没有被深入的研究,尽管这些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辉光等离子改性淀粉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最近研究发现B型多晶态淀粉由于其微晶内部不同于A型多晶态淀粉的水分子分布而呈现出比后者更高的辉光等离子响应性.因此,本研究选取马铃薯淀粉作为B型多晶态淀粉的代表,
未成熟的青香蕉中淀粉含量较高,且具有天然的抗消化性,有益于身体健康.本课题以未成熟的大红蕉、西贡蕉、威廉蕉全粉及对应的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Englyst法测定体外消化性.结果表明:生的威廉蕉全粉和西贡蕉淀粉消化率最低;糊化状态下,大红蕉全粉和西贡蕉淀粉消化率最低.影响全粉和淀粉消化性的因素包括组分、颗粒形态、结晶结构、直支链含量及链长分布.测定三种全粉的组分发现大红蕉全粉的脂肪含量最高;西贡蕉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