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的广泛使用导致它们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显著增加.负载纳米银的商品释放出来的纳米银,最有可能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而被排放到自然水体.因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厦门061021
【出 处】
: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的广泛使用导致它们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显著增加.负载纳米银的商品释放出来的纳米银,最有可能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而被排放到自然水体.因而,需要系统评估污水处理系统对纳米银的去除特征,以及纳米银经过该系统后的分布和归宿.[材料和方法]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并使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而制备出分散良好的纳米银颗粒;不同浓度的纳米银从A2O-MBR(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MBR)系统中的厌氧池引入该系统后,通过SEM、ICP-MS等系统分析了纳米银的行为(释放、团聚、转化和富集)和分布(活性污泥、剩余污泥和出水).[结果]当使用小于1mg/L的纳米银时,出水中仅含有很少的量溶解态银(平均3.4±1.2 μg/L),而5mg/L的纳米银会轻微增加出水中的溶解态银含量;活性污泥对纳米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28.2±1.6 mg Ag/g MLSS),但是一旦超过活性污泥的吸附能力,纳米银或银复合物就会在污泥上清液中保持较长时间.纳米银进入厌氧污泥混合液后快速团聚,并形成银一硫复合物,只有很小一部分溶解态银被释放出来,但是当进水中含有较多纳米银时,反应器中的溶解态银含量也相应升高;99.5%以上的纳米银能够被该系统去除,只有少于0.5%的银可以通过MBR膜流出系统;好氧池上清液和出水中总银含量的对比说明:膜组件在控制纳米银排放到自然水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高浓度纳米银,作用更为明显;纳米银可以被污泥吸附,但是吸附纳米银后的污泥在不同pH条件下会释放出溶解态银,说明吸附纳米银后的污泥在利用时具有一定的风险.[结论]研究揭示了低浓度纳米银通过污水处理厂进入环境中的风险极低,而MBR在去除污水中高浓度纳米银具有更大的优势.
其他文献
Nanoparticle-induced toxicological mechanism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tudied topics in toxicology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化妆品、分析检测、医疗等领域。另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环境污染源中也含有大量的纳,微米颗粒。纳米材料在环境中大范围的
[目的] 观察22.1 nm锐钛纳米二氧化钛颗粒(TiO2 nanoparticles,TNPs)对A549细胞PARP-1启动子甲基化与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方法]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征,包括形
[目的]纳米颗粒物与重要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会改变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影响蛋白质功能,进而导致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纳米颗粒物的生物学效应.因此,研
[目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Fe3O4 NPs)已在疾病诊断、药物递送,以及肿瘤热疗等方面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对其潜在毒性方面的机制研究远不及其应用的发展,故而影
[目的]构建生物毒素微囊藻毒素-LR (MC-LR)肝毒性细胞模型,评估MC-LR对人肝癌细胞HepG2代谢及耐药性的影响.[材料方法]HepG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MC-LR暴露,通过检测不同染毒
纳米银具有显著优于银离子化合物的杀菌性能,在家庭日用产品、电子产品、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方面吸引了各方面的研发兴趣。与此同时,随着公众与纳米银产品接触机会快速增
As Silica nanoparticles (SiNP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bio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fields, the adverse effects and toxicity research of SiNPs receiv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锌(ZnO NP)的神经毒性效应,探讨年龄及ZnO暴露间的交互作用.[材料和方法]根据两因素析因设计将六十只成年(6月龄)和老年(18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在黏菌素诱发的神经毒性中的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通路及自噬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涉及体内及体外实验两部分;动物实验:3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