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认识论下的教育研究及反思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教育研究的殖民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研究缺乏民族性和本土化,试图发现万千变化的教育问题背后的一般规律,构建教育的"大同"理论。自后现代认识论的介入,文化认识论开始翻转"党同伐异"的倾向。他者理论关注他者世界、容忍差异,应用在教育研究中体现为注重研究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体验哲学主张体验式的探究,构建情境性的意义。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后现代认识论的缺陷,防止教育研究倒向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其他文献
  在中国教育学变革当中,有两个问题是应该明确的。首先,教育学的变革原因是什么。第二,应该为教育学变革创造哪些条件来帮助教育学更好的走下去。社会转型,与教育学相关学科的
  教育学学理的表述呈现出泛陈章目、缺乏精确边界,目次混乱、缺乏严密逻辑,窄化范畴、缺乏大教育视野,各自表述、缺乏约定共识等混乱现象。这种混乱的教育学,拿来教人则"误人
  评判学科的"三独立"标准,没有区分"学科独立"与"学科成熟"两个不同方面。用"学科成熟"的标准来判断"学科独立",淡化了"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在学科划分中的地位。"研究对象的
  "兴趣导向"倡导研究者根据个人学术兴趣开展研究、排斥研究者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但事实上,这种观念成为了阻碍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应当合
  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够促进某一研究领域内专业知识的增长、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学术交流网络的形成。其中,合作发表学术论文是研究者之间合作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通
  当前,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一些研究者逐渐意识到,教师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等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可以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转化为
  教育研究发展至现在,研究方法的越来越多样、研究对象的越来越宽泛,使得一些人对教育研究是否是一门独立的研究而非其他研究的补充和附庸抱有怀疑态度,也有人开始反思教育研
  中国教育学学科在引进与创生的百年发展路径中,面对传统与现实、外来与本土、学科内部与外部异常繁杂的关系碰撞,走出了一条由"西化——中国化——中国教育学"的曲折演进历
  教育实践变革是教育学变革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之一。实践变革不会自动转化为教育学变革的动力,需要具备四大基本条件:条件之1:实践要对理论的重建与创新具有奠基价值。这种
  教育是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它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信息化已经应用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