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活对学习德性的影响及养成机制探析--以小学课堂生活观察为例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l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生活是学校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是认知生活,也是一种德性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德性资源。课堂生活中藏有大量的道德信息,学生在这过程中产生共同的认识,进而形成一定的行为选择机制,如何形成和运用这些信息对于课堂生活的意义极为重要。课常生活对学生学习德性养成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交往方式的影响。师生通过课堂中日常性的互动和带有一定规则意义的交往方式连接在一起,在课堂的对话和交互活动中,师生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发出交往信息和对他人作出回应。其二,学习方式的影响。师生如何度过课堂时间,包括课堂活动的内容、活动主体的态度等,不仅影响着课堂生活的品质,亦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状态的一种体现。学生以他人在课堂中的学习结果的展现和学习过程的表现成为一种参照,对构建自我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其三,师生对彼此的印象和认识通过课堂生活过程中的系列事件逐步建立起来。我们知道,有生活的地方就有伦理,而课堂生活有其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德性和学生的学习德性以及他们在课堂生活中交往的德性在这种阶段的、连续的过程中得以产生和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研究通过对课堂生活的观察和与教师、学生的访谈,对学生学习德性的观念和其表现出来的课堂行为进行研究,结合教师的课堂要求和课堂表现进行深入访谈,综合得出课堂生活蕴含的学习德性养成机制及可能的阻抗因素。在课堂生活中,教师需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平衡课堂活动的设计倾向及课堂实施状态,同时关注全体学生平衡发展和突出优秀学生之间的平衡。最后,保持课堂纪律性和开放性的平衡。
其他文献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尤其重要。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教师队伍的
会议
  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2890名学生、181名专任教师和409名家长等其他核心利益相关者就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就学情况进行多维调查。结果显示:在生活方面,学生生活
会议
  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公共教育学的首要目标是教师要带领师范生不断地追问"什么是教育",分享对教育的"识见",让他们获得对教育的意义和真谛的深刻
  教育知识具有分立性,教育活动必然存在"无知"领域,具有多种发展可能,并不完全沿着既定的目标行进,对此需要以探究的方式去应对。以往的教育理论漠视教育知识的分立性,教育似乎
  公民教育源自于西方政治文化和教育理念,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在中国开展公民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因而需要中国本土文化的参与。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具有自身的伦理
  2013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也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要一年。本研究借助相关统计数据,试对2013年度教育
  Sow housing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the swine industry.The conventional confinement housing system for sows, such as gestation stalls and farrowing crat
会议
  在救国图存之自觉下,马克思主义被引入中国并随着它广泛传播运用至教育学领域。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对教育工作者、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教育学的本土实践是目前中国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学科来源、历史发展、对外来教育理论的应用等方面,中国教育学都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缺失。因此,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实践
  选取797名中小学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教师职业认同、自尊和抑郁-幸福感三个量表,分析和探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与自尊、抑郁-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①男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