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来源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六届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创新创业与实践应用能力,广东海洋大学决定从2017级新生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管理。论文拟从学分制的特点、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特色、微生物课程群的相应改革等方面谈谈我们的经验与看法。完全学分制以按学分收费管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丰富的选课来源、线上线下多种学习形式、学校管理层面的大范围配套改革、弹性学制等为主要特色。具体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应大胆改革跨学科基础课、增强通识教育课程、引入广泛灵活的免修机制;有效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完善辅修与双学位教育。以基础微生物学为代表的微生物学课程群必须作相应调整与改革,才能适应学分制发展的要求。我校生物科学专业还开设有免疫学、病毒学、细菌分类学、病原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与环境、海洋微生物学等课程。
其他文献
  粒型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性状,研究粒型的遗传效应对水稻高产育种有重要意义。我们曾筛选到一个含有GW2 基因稀有突变位点的特大粒粳稻TD70(单籽粒重约70mg),并鉴定出小粒
  水稻Wx 基因不仅是调控稻米淀粉合成的主效基因,而且对籽粒粒重的形成有关键影响.本研究对以半糯粳稻品种宁0145(携带Wx-mq)为母本,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1(携带Wx-b)为父
我国发酵行业普遍存在缺乏菌种产能地、产品稳定性差以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在提倡全民创新的大背景下,以及争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等现实意义下,如果实现发酵企业的升级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除了能够形成杀虫晶体蛋白外,也普遍产生几丁质酶.该酶不但可以增效Bt的杀虫活性,还能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研究发现多数Bt菌株
微生物基础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微生物操作技能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典型的验证性实验课程.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基础性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也使得在对学生学
会议
环境中绝大多数细菌尚未被经典的微生物分离实验所分离纯化培养,这无疑限制了研究者对它们的深入研究与应用.一般认为微生物不可培养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条件无法完全构建特定
在稻田生态系统,与土壤氮循环密切相关的有机农业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依赖于自然降解的氮循环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建立一种生态友好的农业模型以应
目的:生物节律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适应环境昼夜变化的内在机制与表现.尽管不同生物近日节律的自运行周期不同,但在昼夜交替环境下都会表现出24小时的生理和行为节律.在非24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组学大数据时代,微生物学课程的传统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在微生物学组学、免疫组学研究背景下,微生物学教育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研究前沿相结合,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