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192-5p的异常表达参与了N,N二甲基甲酰胺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表观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DMF(N,N-二甲基甲酰胺)诱导肝细胞凋亡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关键miRNA 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DMF 职业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HL-7702 细胞,随机分为0,18.75,37.5,75,150mM 浓度DMF 剂量组进行48h 染毒.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 3 蛋白的表达水平.提取0、75、150mM DMF 剂量组的细胞总RNA 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miRNA 的下游作用靶点.qRT-PCR 检测miRNA 及其靶基因mRNA 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NA 与下游靶基因的相互作用.30 只7-8 周龄的ICR 雄性小鼠,随机分成0,500,1000ng/m3 3 个剂量组进行28 天静式吸入DMF 染毒,6h/天.收集小鼠血液、尿液及组织样本,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肝脏病理HE 染色和TUNNEL 染色等.结果 DMF 染毒后,HL-7702 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 3 蛋白剪切体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DMF 染毒后miR-192-5p 的差异上调最为显著,并且与qRT-PCR 实验结果一致.miR-192-5p 过表达质粒和抑制剂分别能上调HL-7702 细胞的凋亡水平和降低染毒条件下HL-7702 的凋亡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NOB1 是miR-129-5p 的下游靶基因,经细胞实验和动物验证NOB1 在DMF 染毒后表达下调,miR-129-5p 抑制剂和过表达质粒可分别上调和下调NOB1 的表达水平,miR-129-5p 显著抑制NOB1 3UTR 区的荧光素酶活性.NOB1 敲低和过表达分别增加细胞凋亡水平和减缓DMF 诱导的凋亡.染毒小鼠病理学检测和血生化指标显示显著的肝损伤改变.染毒小鼠中miR-192-5p 与NOB1 的表达水平与体外细胞染毒结果一致.结论 DMF 通过上调miR-192-5p 从而抑制NOB1 表达继而促进细胞凋亡来诱导肝毒性.该工作在miRNA 水平上提供了DMF 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Lnc-ENST00000556926 对煤焦沥青提取物(coal tar pitch extracts,CTPE)诱导的恶性转化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 细胞的影响,为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的角度探讨恶性转化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4μg/mL CTPE 对BEAS-2B 细胞染毒30 代(CTPE30),
目的:在氢醌诱导的TK6 恶性转化细胞和苯暴露工人,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AS-AS1 与DNMT3b 相互调控作用机制及其对FAS 基因的表达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正常的TK6 淋巴母细胞和氢醌诱导的TK6 恶性转化细胞、120 例苯作业工人及其对照为苯暴露研究对象;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白血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mRNA 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C
会议
目的:近年来肺癌以其不断攀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新近发现的原癌基因PPP1R13L 基因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作为P53 的抑制剂,其可促进肿瘤在体内的生长。但PPP1R13L的作用是多方面,有研究发现在未转化的细胞中该基因发挥抑癌作用。本研究提出PPP1R13L 不但可抑制P53 的表达,而且两者存在负反馈调控,PPP1R13L
目的:有研究表明MCL-1 在癌症中上调,并成为癌症治疗的靶点.MCL-1 是如何上调的,MCL-1 上调是否在致瘤过程中起作用尚不清楚.砷和苯并(a)芘(BaP)是公认的肺致癌物,我们前期报道了砷和BaP 联合暴露在诱导肿瘤干细胞(CSC)样特性和肺肿瘤发生中发挥了协同作用.本研究针对MCL-1 作用的潜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成球实验和裸鼠肿瘤发生实验测定砷与BaP 共
目的:四溴双酚A(TBBPA)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溴系阻燃剂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和人体样本中普遍检出.TBBPA 为2A 级致癌物,与其相关性最明确的是子宫内膜癌(EC).然而目前TBBPA 诱发EC 发展恶化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方法:本研究围绕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变化,构建巨噬细胞和EC细胞间接或直接共培养模型,阐明环境浓度TBBPA 通过干扰肿瘤微环境变化,进而介
目的:评估重金属暴露与结直肠癌遗传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P-MS)检测结直肠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血浆中56 种重金属的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背景机体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不利环境压力可引起细胞生理进程失调,会诱发内质网应激(ER stress)和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活化,可以促进或抑制癌症进展,但其机制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大量研究已揭示LncRNA 在癌症中存在异常表达现象,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影响癌症发生发展的进程,但目前其在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还不清楚。目的 探讨LncRNA-ERSR 在皮肤鳞癌中调控内质网应激从而
目的:环状RNA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于其稳定闭合环状结构而可能成为潜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干预人正常食管上皮Het-1A细胞中hsa_circ_0063865的表达,探索该环状RNA在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环状RNA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将hsa_circ_0063865过表达和低表达慢病
目的:在氢醌诱导TK6 恶性转化细胞和苯暴露工人中,揭示DNMT1 在激活lncRNA UCA1 表达过程的DNA 甲基化机制.方法:以正常的TK6 淋巴母细胞和氢醌诱导TK6 恶性转化细胞、苯暴露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UCA1 的表达;CRISPR/CAS9 双载体慢病毒转染系统构建DNMT1、DNMT3b 敲除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甲基化特性PCR(MSP
会议
目的:双酚A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雌激素化工原料,用于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日用品的生产,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低剂量双酚A 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EMT(上皮间质转化),但机制未明.本研究拟探讨低剂量双酚A 通过其响应的lncRNA 促进卵巢癌进展的精细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研究利用CCK-8 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运用划痕实验、Transwell 侵袭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