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呈现顺序、公平形式偏好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o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考查了信息呈现顺序、公平形式偏好以及社会比较在公平判断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实验1以Van den Bos等人的研究范式为基础对信息呈现顺序与公平判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2在实验l的基础上,运用控制更为严密的实验任务对公平形式偏好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3则考察了不同比较条件下信息呈现顺序和公平形式偏好对公平判断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人们的公平判断受到公平信息呈现顺序的影响,先获得的信息比后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2)公平形式偏好对公平判断的顺序效应具有调节作用;(3)在社会比较条件下,公平判断的顺序效应以及公平形式偏好的调节作用均被弱化。
其他文献
目标框架效应是指信息以强调执行某一行为而得到利益的积极框架呈现和以强调不执行这一行为而遭受损失的消极框架呈现对个体具有不同说服力的现象。目前,研究者主要是运用预期理论、消极偏差、心理抗拒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来解释目标框架效应的产生机制。研究者发现,信息来源可信度、行为类型、个体的卷入程度、情绪和性别等是目标框架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提出了"目标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与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复杂矛盾态度中特定成分的激活与保持。本实验采用混合设计,被试间变量为不同的实验处理条件,被试内变量为不同的测量时机。被试为60名大学生,分别采用自陈量表和内隐联结测验来测量外显和内隐态度,通过呈现不同的诱导信息来激活矛盾态度中的不同成分,在态度激活之前(基线水平)、激活之后、激活后24小时分别进行态度测量,分别对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已有对于"变色龙效应"的研究表明,人们会认为那些模仿自己的人更有吸引力。本研究借助于着色范式,进一步探讨了面孔吸引力和模仿之间关系。在实验一中,采用了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面孔图片吸引力,分为高低两个水平,即向被试呈现一张着色范例图片,图片旁附有一张吸引力高或者低的面孔照片,告诉被试这是该作品的作者,让被试根据范例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另一张未着色的图片着色。因变量为被试对图片相应位置的着色和范例作品一样
旨在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影响家庭)对监狱警察工作态度(工作倦怠、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态度关系间的间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到336份监狱警察的调查数据。
为了调查囚犯群体共情的特点以及囚犯群体的侵犯动机和行为与共情的关系,138名囚犯和92名非囚犯被试完成了人际反应指数(IRI)问卷,同时138名囚犯还完成了人际侵犯动机量表。结果表明:(1)囚犯群体与非囚犯群体在IRI的观点采择、共情关注分量表上差异显著。(2)不同类型的囚犯在IRI各个分量表上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判刑年限的囚犯群体在IRI的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分量表上差异显著。(3)囚犯的不同侵犯动
用社会规范来解释两难情景中的亲社会行为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这些研究致力于讨论两难情景中有哪些比较普遍的社会规范,用什么方法去检验和加强这些社会规范,以及社会规范形成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从一个有别于认知和情感的框架,和社会行为联系紧密的角度-责任感,去探讨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中的社会规范激活的机制。实验采用了三人为一个小组的公共物品两难的实验范式,以经济地位和个人经历为自变量,实验组的被试经历了经济地
信息性从众行为和规范性从众是从众的两种方式。本研究以瑞文智力测验为材料创设了这两种从众情境,观察大学生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差异。结果发现信息性从众和社会规范性从众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大学生被试的信息性从众行为多于社会规范性从众行为。
研究结合容貌吸引力、性别、个人背景三种因素,运用外显评价与内隐联想实验,考察了400名本科生对处于负性事件中的陌生中学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同他们合作的意愿和归因,并深层次的考察与之有关的内在特质因素。
本研究以军校学员和一般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程序测查两类大学生关于军人的内隐刻板印象状况,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测查军校学员的军人内隐刻板印象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结果发现:(1)军校学员和一般大学生在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显著高于相容反应时。表明两类大学生对军人的刻板印象均存在内隐性。(2)军校学员和一般大学生的IAT效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刻板印象在群体内外强度是不同的,群体内
以往研究表明,与刻板印象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那么,这一刻板印象记忆偏向是否也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本研究从整体-分析型认知风格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考察。实验呈现描述目标人物的刻板印象相关或中性词汇,被试学习之后间隔20分钟被突然要求对这些词汇进行回忆。被试间变量为是否有刻板印象标签与目标人物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