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治疗八法

来源 :第四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经方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zho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论》阳明篇中有吴茱萸汤、麻黄汤等六经除阳明经以外的方子,对此很多人不理解,阳明病胃家实当用清热泻下之法,为何仲景会把其它经的方子亦纳入阳明病篇中呢?其实阳明证才是典型的阳明病,是在阳明病中病时、病位、病性相统一的纲领性脉证.而阳明病篇中凡是冠阳明病的条文及其方证都具有在阳明时发病的特点而已,所以其它非阳明证中之方,可称之为阳明病某某证,故而阳明病其实不是只有清热泻下之法,虽然《伤寒论》阳明病篇仅有19方,但这阳明病篇中19方却包含中医治疗"八法",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八法归纳概括了历代医家关于治法的论述。
其他文献
本文拟从伤寒论阳明发黄证中诸方谈其法对后世湿热病治疗的影响。对于阳明发黄证,清代医家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中说:“太阳阳明俱有发黄证,但头汗而身无汗,则热不外越;小便不利,则热不下泄,故瘀热在里而渴饮水浆。然黄有不同,在太阳之表,当汗而发之,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凉散法。证在太阳阳明之间,当以寒胜之,用栀子柏皮汤,乃清火法。证在阳明之里,当泻之于内,故立本方,是逐秽法。茵陈……能除热邪留
甘草干姜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本条本讲在表证兼阴阳两虚的情况下,误单纯用桂枝汤进行治疗.误治之后,由于本已阳虚复又发汗伤阳,阳伤阴虚,气不化阴,阴津不足而出现的厥逆,咽干,烦躁,呕吐等症状.此时,已由表证转为里证.由于阴阳俱虚,且阳虚为主,治其当先,恢复阳气
石膏作为清热剂的代表,其安全速效,在疾病治疗中应该比附子有着更广泛的用途。不光是外感发热,在治疗治疗自身免疫,无菌性炎症等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有着很好的疗效。药物本身并无优略之分,经方的魅力关键在于对症,辨证的准确。对于符合阳明经的热证,包括外感发热,很多慢性疾病都可大胆选用白虎汤等经方,可达到价格低廉,起效迅速,效果明显。在临床之中,将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越婢汤等含有是石膏的方剂运用在
阳明病在里实热的总病机基础上,既有邪气之分,又有三焦之别,还有伤及气血分的不同,更有病情轻重程度的区别,包含以上诸多相应的方证,其舌、脉及临床表现难于用简短的几个症状归纳概括之,因此,仲景先师以“胃家实”三字高度概括了阳明病的总病机。这就提示人们,一方面要抓住“里实热”这一总病机,又要对每一具体方证作深入、细致地探讨,才能在临床实践中选好方证,做到方证相应,从而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当归芍药散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谓是难病奇方之一,使用本方认为主要思路以六经、八纲来分辨,从表里来说属里证,从阴阳来讲属阴证(足厥阴肝、足太阴脾),从虚实来看属虚实夹杂,从寒热来谈偏于寒证。病因为肝郁脾虚,湿邪内停,病位在肝脾,症状可出现血虚(面色萎黄、头昏、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等),脾虚有湿(大便软而不爽、小便不利、口钻),脉弦等。从气血而言,则是以湿邪兼入血分的方剂。其应用的重点在腹
笔者通过全国经方论坛学习对"方证对应"有较深的感悟和体会,认识到六经即是疾病六类症候反应,六经发病机制,执简驭繁的六经辨证方法,方证对应是辨证论治的尖端等四项.通过方证辨证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明显疗效,显著提升中医辨证论治水平.
医圣《伤寒杂病论》制方药少而精,药廉效宏,其方剂在历代中医研究探索的著作中常被论述.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远超于原著的主治范围.本人临床使用柴胡剂类方,随症合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文章简要的论述了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方治疗多种病症,诚为经方学习同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诚为六年北京之行,五年经方论坛学习的汇报.
腹诊,即腹部的触(切)诊。通过观察腹壁的紧张度、肌性防御反应,以判断虚实和决定病型。相对于此,现代医学的腹部诊察主要从专业解剖学角度观察内脏各器官的肿大、压痛或有无肿瘤等。通过临床,指出因为主要观察腹壁的紧张度和肌性防御反应,所以需要让患者平卧在检查床上,双腿伸直放松,将两上肢置于躯干的两侧。检查者立于患者的右侧。检查者在检查前应把手充分暖热,以平静的心情、谦和的态度来采集所见征候,这一点值得重视
当说到阳明病时,通常会认为阳明病是腑实证,选用的方子多是承气汤以及麻子仁丸等.结合临床,反复对阳明病脉证并治篇研习,放置于《伤寒论》通篇文中细读及解悟,通过反复对比经典条文且通篇对照,不难发现:由于现在临床汗法以及下法的不当应用实际由太阴转属阳明的较多,而栀子豉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的是阳明变证。目的是利小便去湿热,其热与实是因为来源于水湿故而选择利小便的方法,且符合小便自
阳明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其中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领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领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沿发际,到额前。该经络的循行部位正是很多面部皮肤病的好发部位。其二,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也符合很多皮肤病的发病原因。皮肤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