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与任务互依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排斥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个体被他人拒绝、孤立或贬低,导致其归属或关系需求受阻的现象和过程。在以团队作为完成任务主要单元的现代组织中,社会排斥的存在会通过影响受排斥者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最终作用于团队层面的效能及绩效。
其他文献
内疚是作为一种负性的自我意识情绪,会促使个体产生补偿等利他行为进行缓解。研究根据自我控制的双系统理论、自我控制资源模型和自我的调节理论,探讨了内疚情绪在自我损耗与诚信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内疚对自我损耗后效的影响。
近几年来,适应性绩效是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适应性绩效指的是个体应对情境变化而表现出的行为以及按照工作的要求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一类情境向另一类情境迁移的能力。有较高的组织支持感的员工,能提高工作投的入水平,从而促进其适应性绩效的提高。
拖延是指尽管预见到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在当今社会,拖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危害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先前对于拖延的研究大多关注于探讨这一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
我们需要将环境中的客体进行分类,并对这些类别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联结形成的过程叫做类别学习。分类学习是类别学习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反馈刺激必不可少。
对学生类别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以及解题效率,类别学习策略是领域知识建构的重要认知策略,运用不同的类别学习策略去学习知识,在表征物理学科领域问题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是有差异的,问题表征总是伴随着分类策略的运用。
理工科大学生团队科学创造力的发展关系到未来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去的团队创造力研究主要局限于企业研发团队或高校教师团队,忽视了理工科大学生团队科学创造力的研究。
基于创造力的汇合取向、创造力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型和自我决定论,本研究旨在考察父母教养行为(自主支持、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对中小学生创造思维的预测及自主性动机和创造自我效能在其中的双重中介效应,并基于阶段-环境匹配理论,采用多组分析的方法考察年龄和性别的调节效应。
放眼未来,从娃娃抓起,为我国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一、目的:研究出一条适于我国教育环境下儿童自主创新教育新途径;探索儿童自主创新教育关键环节机理。二、方法:研究3~6、7岁儿童;用生态式融合教育方法,依据创新生态系统模型,采取主题综合教育活动方案;将儿童创造力、儿童艺术、儿童心理发展和学前教育各学科交叉;将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综融;将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纵向跟踪研究与横向比较研究配合。
勤劳又智慧的维吾尔族自古以来生活在田地、草原和戈壁滩等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形成了接近自然、向往自然和欣赏自然的健康而美丽的民族心理,同时将这种心理融入到了民谣等文艺艺术里。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道德伪善这一道德现象成为了道德心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当前,关于道德伪善的研究也主要是理论探讨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体因素、情绪、权力等会影响到道德伪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