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阻尼墙加固震损框架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e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用粘滞阻尼墙(VDW)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RC)框架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情况.RC框架模型为三层一跨两开间,几何相似关系大致为1:2.首先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认识VDW的耗能能力,得到其力学性能计算公式.然后对RC框架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在经受最大加速度峰值为0.30g的地震波作用之后,RC框架模型损坏严重;接着在震损的RC框架模型中使用VDW进行加固,加固之后再次对RC框架模型进行地震波激励.比较了普通框架模型和加固框架的地震反应,发现VDW可以显著增强震损框架的抗震能力.
其他文献
采用固态源后硒化制备CIS薄膜具有设备工艺方法简单,易于控制硒化反应过程,可提高制备工艺的重复性等材料特点.本文介绍了固态源后硒化法的工艺制备及设备结构;对同一元素配比的基底采用不同硒化条件,以及同一硒化条件,不同元素配比的基底材料所生成的硒化物有何不同;钼膜衬底和玻璃衬底所生成的硒化物不何不同等等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元素配比的精确性决定着CIS薄膜材料制备的重复性;硒化过程中衬底温度
文献资料表明,对典型的非溶混体系-铅-铝系,可利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消除比重偏析及铅挥发性的影响,能获得均匀混合的组织.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铅铝合金材料,并对其进行了金相、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观测与分析.研究了铅铝合金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对机械合金化方法的机理作了一定的探讨.
为了降低稀土系贮氢合金的成本,研究了Cr部分替代Co对MINiCoCrMn(,0.55>Al(x=0,0.15,0.3,0.45,0.6,0.75)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合金通过中频感应炉熔炼获得,用开口式三电极法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发现从整个趋势上看Cr替代Co恶化了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随着Cr的增加,容量降低,放电平台更差,但Cr的替代对活化速度基本没有影响,活化次数都为2次.当x=0.6时
多晶硅薄膜是集晶体材料和非晶硅氢合金薄膜优点于一体,在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微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低温(<600℃)制备高质量多晶硅薄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着重讨论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硅基薄膜固相晶化制备多晶硅技术及其在薄膜硅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本文选取了不含H的SiCl/O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源气体,并利用普通的PECVD技术实现低温沉积Si基微米厚度的SiO薄膜,测试并分析沉积速率、结构组份和折射率随工艺参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沉积速率随着r.f.功率和衬底温度的增高而增大,随气体压强升高而急剧下降;薄膜中除Si-O非桥接键之外,检测不到H、Cl和N杂质原子与Si的结合键,适当的功率引起的离子轰击作用和较高的T都有助于Si-O-Si桥键
用射频共溅射沉积和脉冲激光退火后处理方法在硅(100)上成功制备了厚约100nm的SiGeC三元半导体合金薄膜.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激光退火条件对薄膜结构的影响.在激光能量密度1.0J/cm附近两个脉冲下退火,样品结晶质量较好,而且相当一部分C原子固定在替代位置,没有SiC沉积.随着C含量的增加,SiGeC薄膜的衍射峰逐渐靠近硅衬底衍射峰.说明C掺入SiGe
采用硅-氧化硅复合靶的射频磁控共溅射方法在p型硅衬底上淀积了富硅氧化薄膜.刚制备未经退火的薄膜中硅和氧化硅均为非晶相.光致发光PL谱中两个主峰的峰位位于710和800nm.γ射线辐照后,该两峰的强度分别增加3~5倍,面发光峰位不移动.并且,在所有样品的PL谱中都出现了一个新的位于580nm的发光峰.当对PL谱中位于710、800nm和新出现的580nm的发光峰作变温PL测量时,发现这三个发光峰的峰
采用共溅射和铕离子注入热生长的SiO方法得到SiO(Eu)薄膜,Eu离子的掺杂浓度用Rotherford背散射确定为4﹪和0.5﹪.对样品的光荧光测试发现,薄膜具有峰值在604nm和443nm的红光和蓝光发射,分别对应于Eu的D-F跃迁和Eu的4f5d-4f(S)的跃迁.样品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的研究,表明了在高温氮气中发生了Eu向Eu的转变.SiO(Eu)薄膜高温氮气温退火下蓝光发射
以C和PMMA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石英、KBr压片及微栅衬底上分别制备了C-PMMA复合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U-Vis),研究了该复合膜的形貌、微结构及光学特性,C颗粒的平均尺寸分布为18nm~75nm.
以PCl为原料,经甲基化和缩合反应,得到草丁膦中间体MeP(OEt),两步反应总收率达76.7﹪.固体酸SA-1对PCl的甲基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效果,适当延长通氯甲烷的时间有利于提高MePCl的收率.MePCl和乙醇的缩合反应条件以0~5℃,n(MePCl):n(EtOH)=1:4时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