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庭芬与胡尔荥的书籍共享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多数藏书家宝爱其书,不肯轻易借人,或恐秘本流传,或恐他人借而不还.到了清代,有一些藏书家愿意与他人共享书籍,变一家之藏为众家所有,进而因书结缘、因书成友.管庭芬与胡尔荥即是代表,他们互借互赠书籍,改变了前代藏书秘不示人的风气,使得藏书为人所见,为人所用.《管庭芬日记》本名《芷湘日谱》非常详细地记录了管庭芬与胡尔荥互借互赠书籍的情况.本文就以《管庭芬日记》为依据来探讨管庭芬与胡尔荥的书籍共享情况,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其他文献
对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协助一名学龄前处境不利儿童及其父母的家庭文化资本积累与再生产,改善个案儿童发展不良情况并最终实现个案家庭的增能.同时,本研究通过对补偿方案的建构、实施与评估,试图探索一种以家庭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由社工实施,指向最终协助服务对象实现增能的程序化、多元化的补偿模式.
本研究以“我和爸爸妈妈的故事”为主题,让学前留守儿童画出自己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一起做事或活动的样子,并围绕儿童的家庭动力绘画作品通过访谈法和作品分析法对甘肃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状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多数学前留守儿童表现出了压抑、被忽视的消极心理且对父亲具有排斥的倾向;母亲是留守儿童心里最重要的人;而手足是留守儿童情感寄托的重要对象.
全民阅读背景下,要真正发挥家庭在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发展的作用,需要了解清楚影响幼儿早期阅读发展的家庭环境现状.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家长访谈等方式对幼儿家庭读写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家庭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存在偏差、父亲作用缺失、幼儿家庭藏书量较少以及幼儿家庭读写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针对这些状况,认为幼儿园需要通过改善家长阅读观念、加强幼儿图书流通、组织读书节活动等方式为幼儿家庭读写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沧州图书馆、《藏书报》等共同组织的“2018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沧州)论坛”于2018年10月17日至19日在沧州图书馆举办.本届论坛以“多界共融下的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搭建公私藏书交流融合、全民阅读与传统文化传承协同推进方面的重要平台,使图书馆界、出版界、学术界、藏书界等
2018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沧州)论坛上,著名藏书家韦力,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首都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版本学专家周心慧,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刘蔷,藏书家、文物鉴定专家孟宪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总监廖生训等专家学者,围绕公私藏书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古籍保护的创新传承等话题发表独到见解,分享研究成果,共话古籍传承利用新时代.
对于河北省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来说,根据“分地域读物推广”的原理,做类似孙犁先生作品的阅读推广活动时,因连通了地方人文的脉络,接上了区域地气,就更容易把有关的活动做实做到位。
《十三经注疏》包括十三部儒家经典的经文、古注、音义、疏文.这十三部经典是:《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儒家的主要经典都包括在内.这十三部经典在传授过程中曾经产生过多家注释解说,其中大部分失传.保存下来的古注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尚书》汉孔安国注(据考是魏晋时人的伪作,却有较高的水平),《毛诗》
通过史籍文献的梳理,发现浙江境内藏书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私家藏书为主要形式、名家藏书克家族递藏、校经注史促学术创新、藏书刻书以嘉惠学林、乡邦文献乃情系桑梓、公开共读增社会效能、书院书楼为作育人材、化私为公得与时偕行。
忽然想起了那句著名广告词的上半句,正好趁机改一下,“家谱收藏哪家强”?毫无疑问,是上海图书馆.上图馆藏家谱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册,是海内公认的家谱公藏第一.作者也收藏家谱,而且收藏的数量是《中国家谱总目》(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著录的私藏第一.
多年来,沧州图书馆秉持科学、规范、创新、免费的办馆理念,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以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导向,以沧州市中心城区为重点和试点,积极探索实施建立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城市阅读服务体系,打造沧州“图书馆之城”,健全建设管理机制,打造便捷阅读平台,完善设施网络布局,延伸图书馆服务,丰富图书文献供给,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彰显特色,创新模式,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