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成功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例——华清嘉园小区绿地环境公益诉讼案研讨

来源 :2005年全国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清嘉园小区绿地行政诉讼案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突破固有传统法律模式的羁绊,创造了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合作、合力对抗和规管企业的环境侵权行为的成功范例。其中,公益律师和民间环保组织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则从被告席上走下来,与民间环保力量倾力台作,共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在我国,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环境公民团体,特别是发展非政府组织的环境公民团体。而公益诉讼的专业性、诉讼双方实力的不对等以及诉讼的持久性更需要律师这一法律职业人的倾情参与。能站在公共立场对社会不断提出问题的律师被称为“公益律师”(public interest lawyer)1.公益律师的参与使得公益诉讼在制度、政策的制定和运作方面的影响大大增强,公益律师的专业操作和律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有利于实现通过公益诉讼影响未来的公共决策的目的。正是通过公益律师的参与和努力,公益诉讼不仅实现了私权利的救济,而且成为与政府和企业对话的契机和场所,成为号召民众关注和维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旗帜。民间环保组织(社团)以及公益律师必将成为建构与实践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中坚力量,成为推动中国环境法治进程、发展中国环保事业的精英。而争取政府力量的支持与合作,则可以使环境公益诉讼变得“轻而易举”,其公益价值也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其他文献
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资源环境保护面临来自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大国,而且也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化实践表明,能源在整个资源环境开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必要环节。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着坚实的环境权理论和民主法治理论基础。针对当前土地利用
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受到国家严格管制,地位实为“下级所有权”、“准所有权”或“大使用权”,性质实为“公共性权利”,同时基于分配正义的考虑,中国土地征收制度不需要界分“
环境行政诉讼已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修改行政诉讼法、扩大原告资格似乎是必需且无法避免的。本文无意于系统的讨论环境行政诉讼的体系,发展和构建,而期望探索在既有规则下,完备
环境侵权行为的间接性、潜伏性、持续性以及伴随性等特性,导致法院确定环境侵权行为人损害赔偿民事责任极为困难。因此,修正一般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传统理论,探索新的损害赔偿理
拉维·拉赫伽是孟买一家家族控制大型地产开发商的主管。对自己大力推动的印度购物中心的发展,拉维·拉赫伽描绘了一幅悲观的前景。他说:“现在彷佛站在悬崖边上,只要推一下,
传统诉讼理论要求起诉人必须与被诉事项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环境问题的公益性,使公民个人很难符合严格的利害关系要求,因此在环境公益诉讼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原告资格问题。我国现行
在环境管理领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基于市场的机制来取代传统的命令和控制机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SW)最近对原有土地使用管理和规划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也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治国方略。发展循环经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在国际社会的先导与促动下,为解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浪费型社会矛盾,日本以立法确立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本文从立法理念、立法方式和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