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多期变质与深熔作用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秦岭群混合岩中片麻岩(中色体)、变基性岩(暗色体)和淡色花岗岩脉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相平衡模拟、锆石U-Pb 定年和微量元素研究,确定其原岩形成时代、多期变质、深熔作用的年龄以及变质P-T-t轨迹,并探讨其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正片麻岩的原岩年龄为950Ma左右,而变基性岩脉或透镜体原岩年龄为740~800Ma。片麻岩及变基性岩中的变质锆石可分为两期,主体为500~480Ma的变质锆石,且部分具有430~400Ma的增生边。500~480Ma的变质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秦岭北缘的榴辉岩以及松树沟的高压麻粒岩变质年龄一致。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相平衡模拟计算表明秦岭群混合岩~430Ma的变质深熔作用的峰期温压条件为P=~7.0kbar,T=~760℃,随后经历了近等压降温退变质过程,退变温压范围在~550℃,6~7kbar。结合已有的结果,认为秦岭群普遍经历了500~480Ma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并叠加了440~420Ma的中压-高温变质和深熔作用。秦岭群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从华南陆块或相似构造属性陆块分离并漂移到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微陆块。在500~480Ma时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导致北秦岭微陆块深俯冲并发生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在志留纪由于商丹洋壳北向俯冲导致秦岭微陆块发生了以中压-高温变质、深熔和同时的岩浆作用为特征的增生造山作用。
其他文献
会议
已有的研究表明扬子板块西北缘、东南缘均发育大量新元古代岩浆岩,但其西南缘同时期的岩浆活动却少有报道.云南哀牢山带处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带内零星出露一些呈透镜状、豌豆状或碎片状的变基性岩,目前对它们的分布特征、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环境仍不明确.本文对采自哀牢山群中的变基性岩(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哀牢山带斜长角闪岩的形成年龄为803±7M
会议
会议
海南岛分布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花岗质岩石,关于这些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其成岩背景,特别是二叠纪花岗质岩,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岛内14个二叠纪代表性花岗质岩体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析,结果显示其形成于272~254Ma,结合前人已发表的年代学数据,显示岛内二叠纪岩体的形成时代有由西南往北东方向年轻化的趋势.岩石主量元素特征显示,二叠纪花岗质岩石以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为主,SiO
会议
倾角导向控制下的相似属性可以突出地震数据中的主要信息,抑制、去除不需要的信息,有效地改善断层及裂隙的成像效果,并且在属性计算过程中,避免了因未考虑地层倾角而导致假象存在的情况,对煤田构造解释的实际应用也表明倾角导向控制下的相似属性可以更为有效地帮助解释人员进行煤田构造的解释工作,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
通过分析均匀半空间上磁场垂直分量eB2/et随时间的变化率的核函数F(u)的表现特征,以参数u把整个瞬变过程分为早期阶段(u>2.282、晚期阶段(u<2.282)以及早期阶段到晚期阶段的转折点(u=2.282)。通过分析表明早期视电阻率精确值总是介于早期视电阻率和该时刻u=2.282时的电阻率值之间;而晚期视电阻率的精确值总是介于该时刻u=2.282时的电阻率值和晚期视电阻率之间,由此可以得到优
在西安地铁建设中,西安地裂缝是需面对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考虑到在城市道路环境下进行人工地震勘探,尝试使用了大吨位可控震源车来压制道路车辆干扰。数据采集设备为德国DMT公司SUMMIT数字地震仪;震源为美国产MERTZ可控震源车,型号为18吨M-18S/612C,扫描参数选择为30-200Hz/8s;检波器主频为60Hz。观测系统为240道接收,检波器道问距3m,反射波24次覆盖。从现场记录可以看出
本文采用瞬变电磁法大致圈定了工区内溶蚀裂隙带或断层破碎带分布范围,了解到测区内富水地段有利部位,推测了工区范围内的地下含水情况,为深水井的位置及深度提供物探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