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图·记忆归何处--中国记忆项目的实践(摘要)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首都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on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一个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记忆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通过记忆存留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从而不断延续着走向文明的历程.这个记忆,是人所特有的,是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合体;这个文明之旅的历史的明证,也是人所创造的,是物证和人证的合体.保存并传承文明之旅的记忆,是人类的使命,更是图书馆的使命.图书馆是人类记忆需要的产物。图书馆的两大基本功能:保存人类记忆、传播人类知识。保存记忆是第一性的,传播知识是第二性的。图书馆记忆基本内容则可分为手稿记忆、印刷记忆、口述记忆、影像记忆等。图书馆与口头传统、口述史关系密切。从“文献”这个图书馆的本分出发,口述历史对图书馆的价值尤为重要和可观,增加图书馆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提高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参与度,提供图书馆员发展空间等。
其他文献
全民阅读背景下,要真正发挥家庭在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发展的作用,需要了解清楚影响幼儿早期阅读发展的家庭环境现状.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家长访谈等方式对幼儿家庭读写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家庭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存在偏差、父亲作用缺失、幼儿家庭藏书量较少以及幼儿家庭读写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针对这些状况,认为幼儿园需要通过改善家长阅读观念、加强幼儿图书流通、组织读书节活动等方式为幼儿家庭读写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经典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沧州图书馆、《藏书报》等共同组织的“2018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沧州)论坛”于2018年10月17日至19日在沧州图书馆举办.本届论坛以“多界共融下的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搭建公私藏书交流融合、全民阅读与传统文化传承协同推进方面的重要平台,使图书馆界、出版界、学术界、藏书界等
2018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沧州)论坛上,著名藏书家韦力,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首都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版本学专家周心慧,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刘蔷,藏书家、文物鉴定专家孟宪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总监廖生训等专家学者,围绕公私藏书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古籍保护的创新传承等话题发表独到见解,分享研究成果,共话古籍传承利用新时代.
对于河北省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开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来说,根据“分地域读物推广”的原理,做类似孙犁先生作品的阅读推广活动时,因连通了地方人文的脉络,接上了区域地气,就更容易把有关的活动做实做到位。
《十三经注疏》包括十三部儒家经典的经文、古注、音义、疏文.这十三部经典是:《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儒家的主要经典都包括在内.这十三部经典在传授过程中曾经产生过多家注释解说,其中大部分失传.保存下来的古注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尚书》汉孔安国注(据考是魏晋时人的伪作,却有较高的水平),《毛诗》
通过史籍文献的梳理,发现浙江境内藏书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私家藏书为主要形式、名家藏书克家族递藏、校经注史促学术创新、藏书刻书以嘉惠学林、乡邦文献乃情系桑梓、公开共读增社会效能、书院书楼为作育人材、化私为公得与时偕行。
忽然想起了那句著名广告词的上半句,正好趁机改一下,“家谱收藏哪家强”?毫无疑问,是上海图书馆.上图馆藏家谱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册,是海内公认的家谱公藏第一.作者也收藏家谱,而且收藏的数量是《中国家谱总目》(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著录的私藏第一.
多年来,沧州图书馆秉持科学、规范、创新、免费的办馆理念,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以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导向,以沧州市中心城区为重点和试点,积极探索实施建立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城市阅读服务体系,打造沧州“图书馆之城”,健全建设管理机制,打造便捷阅读平台,完善设施网络布局,延伸图书馆服务,丰富图书文献供给,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彰显特色,创新模式,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实效
古代,多数藏书家宝爱其书,不肯轻易借人,或恐秘本流传,或恐他人借而不还.到了清代,有一些藏书家愿意与他人共享书籍,变一家之藏为众家所有,进而因书结缘、因书成友.管庭芬与胡尔荥即是代表,他们互借互赠书籍,改变了前代藏书秘不示人的风气,使得藏书为人所见,为人所用.《管庭芬日记》本名《芷湘日谱》非常详细地记录了管庭芬与胡尔荥互借互赠书籍的情况.本文就以《管庭芬日记》为依据来探讨管庭芬与胡尔荥的书籍共享情
在生活中,可能会无意中接触到清代、民国老课本,它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新奇,能明显感觉到它和现在课本的差异.但如果想深入研究一下,它所属的学科是如何衍变而来,它属于哪个时期的哪一个学制,又是由哪一个政权所编写,它在清代及民国时期老课本的家族中是什么定位,它有怎样的来龙去脉,那么单凭一本老课本往往就难以得出结论了.因为现在老课本的存世量很少,前人也没有做过收集和整理工作,所以至今也没有一个相对完整且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