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钙、镁浓度比例饮用水对相对高草酸尿症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及代谢的影响

来源 :CUA2015全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题会议(10th)暨2015年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低于硬水标准的不同钙、镁浓度比例饮用水对相对高草酸尿症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2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7组(n=6):空白组、模型组、高钙低镁组、中钙低镁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和低钙高镁组,其中空白组大鼠饮用纯净水,模型组大鼠饮用含0.1%乙二醇(EG)的配制水,高钙低镁组、中钙低镁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低钙高镁组等各组干预大鼠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不同钙、镁浓度比例的饮用水,浓度比例分别为360/10、120/10、10/10、10/40、10/80(mg/L).各组大鼠在相同环境下饲养56天后,收尿液、血液及双肾标本,左肾做H&E染色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草酸钙结晶情况;分别测定大鼠24h尿量、尿钙、尿镁、尿草酸、尿枸橼酸排泄量及血钙、血镁、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浓度.结果大鼠肾重量低钙中镁组较空白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24h尿镁排泄量低钙中镁组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24h尿草酸排泄量模型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大鼠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中钙低镁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除低钙低镁组以外其余干预组24h尿草酸排泄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干预组随钙镁含量增高,24h尿草酸排泄逐渐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低钙中镁组血尿素氮浓度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P<0.01).24h尿枸橼酸排泄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血钙、血镁、血肌酐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尿结晶均为阴性.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各组均未见结晶形成,肾小球、小管细胞大小正常,排列整齐、规则,肾小管管管腔无扩张,管腔内无坏死脱落样物质.结论 相对高草酸尿症造模对大鼠体内钙和镁的代谢、尿结晶及成石没有影响;在饮用水硬度低于硬水标准下,随钙镁总量(硬度)升高24h尿草酸排泄量减低;单纯高草酸尿症成石草酸浓度或量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显示成石作用;而尿枸橼酸作为结石的保护性因素,它是相对独立的,不受造模及不同钙、镁比例饮用水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生精胶囊对雄性去势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去势组、生精胶囊组和睾酮组.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其余组均行
会议
  目的 构建钙离子通道蛋白TRPV5小激活RNA(SsRNA)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激活TRPV5表达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细胞)。方法 针对大鼠TRPV5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设计并合成6
会议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Gardnerella vaginalis (G.vaginalis) using a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in semen from infertile
会议
  Purpose About 17~40% patients experience biochemical recurr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Owing to th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tools in predicting biochem
会议
  [研究背景]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原发于肾上腺皮质的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率约为0.5~2/100万人,发病率低,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02%,临床较为罕见.该肿
会议
  目的 研究食醋对大鼠肾脏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根据实验设计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草酸钙结石模型组和食醋干预组.造模组用自由饮
会议
  背景与目的 前期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间质化(EMT)相关基因(共20个)与膀胱癌的进展显著相关.因此,本研究拟构建基于EMT相关基因的列阵图模
会议
  目的 代谢组学研究揭示了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在前列腺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但是相关的分子机制尚
会议
  目的 探讨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后肢股骨骨髓,原代全骨髓培养法,第3代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