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与炎症性肠病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2011年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易合并骨代谢异常。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已毋庸置疑。但已有的小样本中国IBD患者骨密度研究并未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其骨密度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年6月到2011年4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57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所有患者均进行骨密度的检测和血清25 (OH) D的检测。骨密度测定部位为L1~L4腰椎和髋关节,采用L1-L4平均骨密度值和髋关节全部平均骨密度值作为统计分析的数据。结果:①IBD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率:UC组分别为37.2%和5.1%,而CD组分别为36.8%和3.5%。②将IBD患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对3组间血清25 (OH) D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UC组血清25 (OH) D的水平分别为(11.07±4.89 )ng/ml, ( 10.05±4.95 ) ng/ml, ( 9.00±4.50 ) ng/ml,将这3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D组血清25 ( OH ) D3水平分别为(11.16±4.86 ) ng/ml, (10.31±5.84 )ng/ml, ( 9.45±3.74 ) ng/ml,将这3组数据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BD患者易合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激素累积量是UC和CD患者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共同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缺乏是UC患者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低BMI是CD患者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IBD患者骨代谢异常是多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一个影响因素对不同特征人群骨密度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明确,近年来研究根除H.pylori可使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H.pylori感染的大鼠模型,探讨H.pylori感染对大鼠血小板活化及凝集的影响。方法:1.
胃粘膜异位至十二指肠临床少见,异位至直肠者罕见。经内镜检查诊断少见部位胃粘膜异位24例,均经病理证实。因内镜下所见均为隆起病变,临床上需同消化道肿瘤进行鉴别,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间我院经内镜病理证实,胃粘膜异位于十二指肠及直肠共24例,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多见,对此进行概述。
目的:回顾性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胃镜随访萎缩和肠化生病变的变化,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组和未根除组病理变化的差别,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萎缩和肠化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标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胃镜检查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在1年内复查胃镜,病理组织学确定幽门螺杆菌根除或未根除,再次内镜随访1年以上者,并且每
目的:分析解放军某部官兵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人员与非FGIDs人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解放军某部官兵,根据FGIDs罗马Ⅲ标准调查问卷,将所有被调查者分为FGIDs组和非FGIDs组。所有两组人员均同时填写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分别应用SF-36、SCL-90、SAS
目的:探索NOTES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患者1,女,43岁,因胆囊结石入院。经阴道前穹窿开口入腹腔,同时置入多弯曲双孔道内镜(GIF-2TQ260M,Olympus)及一个5 mm戳卡,建立气腹。镜下监视下经戳卡送入1把抓钳,协助胆囊显露。经内镜活检通道送入IT刀,逆行游离胆囊。胆囊三角分离困难,遂经上腹部布置2个5mm戳卡,内镜协助分离和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经内镜双通道用2
目的:应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造成新西兰大白兔肝硬化模型,并研究建立门静脉灌注给药系统,在实验中探索CCl4及胶原酶的安全有效剂量,改进1967年Kivirikko和1984年金博尿液羟脯氨酸的检测方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动物分4组,1组:(肝硬化模型制备组)四氯化碳注射12周后行门静脉置管;2组:(肝硬化模型制备+胶原酶门静脉灌注组)四氯化碳注射12周后行
目的:探索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内镜治疗的新模式。方法:常规内镜切除困难的消化道良性病变定义为——1、胃固有肌层间质瘤,或黏膜下层病变累及固有肌层;2、十二指肠巨大息肉(根部直径>1.5cm),或者黏膜下肿瘤,最大直径>1.0cm,非十二指肠乳头肿瘤;3、结直肠巨大息肉,最大直径>3.5cm,且基底部显示不清,无法观察基底情况。或侧向发育性腺瘤,最大直径>5.0cm。内镜治疗新模式——患
目的:探讨2, 4, 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肠黏膜免疫调控机制及APS的治疗作用。方法:1.建立TNBS实验性结肠炎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TNBS模型组、APS治疗组、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给予TNBS灌肠造模。造模后第二天,APS治疗组和5-ASA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APS (0.75 g
目的:鉴于I-FABP对于肠粘膜损伤的敏感性,以及D-LAC对于肠粘膜缺血的特异性,本研究引入血清D-LAC联合血清I-FABP,从临床实验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肠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因急性腹痛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共148例。健康对照组17例。采集急性腹痛患者血清标本,分为肠缺血组(IC)和非肠缺血组(NIC),比较两组血清I-FABP和D-LAC
目的:分析肠道异位静脉曲张(EcV)的发病情况、病灶分布、病因以及与门静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月5至2010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确诊的肠道EcV 37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35~79岁,平均56岁。本组患者28例有呕血或黑便史,3例伴有门脉血栓形成,9有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史。肝硬化患者child分级:A级3例,B级19例,C级4例。EcV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