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辐射大雾形成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来源 :2004年中国气象局民用航空气象服务与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计算气象因子与能见度之间单相关系数的简单数理统计方法,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辐射大雾形成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从而得出与大雾形成相关较好的几个因子。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1997年和2001年首都机场三十六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发现:处于不同阶段的雷达回波分布特征有很大不同,多数雷暴单体发展阶段,多普勒径向速度为单一的正值或负值;对流单体成熟阶段。多普勒正负径向速度往往同时存在;成熟雷暴回波前缘的窄带回波与多普勒径向速度辐合区结合,易诱发新的雷暴单体;而初夏期间中低层较大的风切变易促使回波增强并导致雷暴的发生。
通过对1997年和2001年发生在首都机场的雷暴大风、暴雨、冰雹等几种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发现,窄而弱的回波在多普勒速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出现雷暴大风;混合性降水过程中,当多普勒速度出现风场呈逆时针旋转现象时,系统将维持较长时间,易造成暴雨,当低仰角多普勒速度图上本场偏南方向均为正值,水汽被切断后,降水将很快结束。另外发现速度辐合带一般与强回波带一致或略处于其移动前方。
利用GMS-5红外逐时TBB资料和客观分析资料,分析2000年海口美兰机场初雷产生的云图特征和相应大尺度环境场特征。指出该初雷是由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该中尺度对流系统是在合适的大尺度环境场背景下,在有利的水汽场、垂直速度场、散度场中发展起来的。海陆热力差异和太阳日射增温是触发此初雷的机制。
应用Penn State/NCAR的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MM5,成功模拟出1996年8月3日到5日,Herb(1996)台风登陆后,发生在河北及周边地区台风Herb低压暴雨中的两个连续发展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和结构,它们与降水量实况有很好地对应。由此根据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这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中尺度结构和特点,最后给出了登陆台风低压暴雨的MCS结构模型;在MCS成熟期,低层大尺度的低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逐步改进,以其客观、定量的预报形式逐渐成为天气预报的发展趋向。但抽象的数据格式给使用者带来很大障碍,所以以数值预报产品预报量作为基本量,作进一步的诊断分析,并制作图形显示。进而根据所关注预报对象的不同,制作分类软件包。在实际预报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选择了1993年6月1日在我国东部生成并在黄海爆发性发展的一个气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M5数值模式对此个例数值模拟结果,使用五维大型可视化系统LiveView这一新的可视化手段,力图较详细的揭示此事件中发生的平流层空气干侵入现象,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在这次气旋爆发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文中给出。干侵入”的各种水平剖面、垂直剖面和立体图像以揭示其三维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构。并采用轨迹分析方法,较完整地揭
本文利用桃仙机场1989年~2002年初次雷暴资料,统计了14年中产生初雷的时间分布,分析了产生初雷的天气特点,总结出产生初雷的三种天气形势,归纳出桃仙机场初雷天气的预报思路,为实际天气保障提供基本气候资料。
通过对2000年12月22日、23日龙洞堡机场出现的辐射大雾天气过程作分析,发现其在演变过程中温、压、湿、风等条件吻合较好。
2003年0309号热带风暴莫拉克(MORAKOT)于8月4日19:30在福建省晋江市南部沿海登陆。受其影响,广州白云机场4日晚上出现了罕见的强雷雨大风的飑线天气,平均风速为20m/s,瞬间阵风达25m/s,严重影响了航班的飞行安全。本文总结了这次台风飑线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特点,特别是分析了这次过程的地面要素变化、多普勒天气雷达强度回波图像和速度回波图像的特征,希望能对今后的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和
统计成都双流机场1994年~2003年十年间冬季长时间维持低能见度天气个例,对其天气形势进行分析总结,并从雾的形成条件人手,找出了一些预报长时间低能见度的着眼点,得出高空弱冷平流、地面一定的气压梯度和深厚的逆温层对长时间低能见度的维持均起重要作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