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效力评价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于2013年首次在中国东部长三角地区出现,至今共导致五波人感染事件。其中,第五波流行造成的感染人数最多,并且出现了高致病性变异病毒,对养殖业也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568例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H7N9亚型AIV的病例,616例死亡,死亡率高达40%,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H7N9亚型AIV已被证明具有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潜力,因此研制高效的抗病毒制剂对于防控H7N9亚型禽流感的大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疫苗的免疫压力以及流感病毒频繁的基因重配,H7N9亚型AIV在基因水平与抗原性上已发生了显著变异,且病毒已经很好地适应了鸭子这一流感病毒的“天然储库”,为病毒继续变异提供了条件。因此,研究病毒的抗原表位特征对于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与抗病毒制剂的研制及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近年来,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Monoclonal antibody,mAb)制剂已成为人重大病毒性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病毒抗原性研究的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对H7N9亚型AI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特异性单抗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小鼠模型中对H7N9病毒感染的保护效力进行评价,鉴定了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并选择其中1株广谱反应性单抗建立了重组抗体表达的方法。本研究筛选了 1株对H7N9亚型AIV具有较强中和活性的单抗,在小鼠模型中对H7N9病毒的致死性感染具有较高的保护效力;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其中识别HA茎部保守表位的单抗对group 1和group 2的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广的交叉反应谱;测定了该广谱反应性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建立了亚类转换重组抗体的表达方法,实现了单抗亚类由IgG1至IgG2a的转换,为后续抗体保护效力的优化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为H7N9亚型AIV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候选单抗,为深入理解H7N9 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提供了新的信息。1.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鉴定前期研究制备了 4 株针对 H7N9 病毒(A/chicken/Guangdong/GD15/2016,GD15)HA蛋白的单抗(1A1 1D7、1B10 1D1、4B7 4D5、5D3 1B5),为了系统评估它们的生物学活性,测定了抗体对GD15株的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活性、病毒中和活性(Virus neutralization,VN)以及与HA蛋白的结合特性。结果显示,4株单抗与HA蛋白的反应性均较强,能够有效识别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重组HA蛋白以及H7N9病毒感染MDCK细胞中表达的HA蛋白。其中,4B7 4D5对H7N9病毒具有较强的HI与VN活性,HI效价为8 log2,VN效价为1:5120。4B7 4D5仅与H7亚型AIV反应,具有较强的亚型特异性。另外3株单抗既没有HI活性,也没有VN活性,但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交叉反应性:1A1 1D7、1B10 1D1与H7、H15亚型反应,而5D3 1B5则与group 1和group 2中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具有广谱反应性。因此,对H7N9亚型AIV HA蛋白特异性单抗的生物学活性及交叉反应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后续抗体的表位筛选与体内效力评价奠定了基础。2.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保护效力评价本研究基于BALB/c小鼠模型,采用被动免疫的方式评估4株单抗针对H7N9病毒感染的保护效力。选用1株经小鼠体内连续传11代的H7N9鼠适应株(JTC4 M11)为攻毒株。首先,进行预防性保护试验评价抗体保护性,结果表明,未免疫小鼠于JTC4 M11感染后短时间内出现体重迅速下降,表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于攻毒后14天内全部死亡;1A1 1D7和5D3 1B5的各剂量均不能提供保护,而1B10 1D1(10、20、30 mg/kg)和4B7 4D5(5、10、20、30mg/kg)均能够对H7N9病毒感染提供100%的保护率。虽然1B10 1D1处理的小鼠在H7N9病毒感染后不死亡,但是肺脏与鼻甲骨的病毒分离率较高,肺脏表现明显的炎性损伤;而4B7 4D5处理组的病毒分离率显著低于对照和1B101D1处理组,肺脏病理损伤轻微,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接着评价4B7 4D5对H7N9病毒感染小鼠的治疗保护性效果,结果显示,高剂量的4B7 4D5(30 mg/kg)在感染后12 h可提供对H7N9病毒攻击100%的保护;但是在感染后24h施用抗体,相同剂量的单抗仅能提供40%的保护率。以上结果说明,4B7 4D5在预防性与早期(12 h)治疗性保护试验中能够提供针对H7N9病毒感染的高效保护,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3.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鉴定解析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是了解H7N9亚型AIV抗原变异的关键,也是研制疫苗与抗病毒单抗制剂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3株单抗(1B10 1D1、4B7 4D5、5D3 1B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多肽的ELISA、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以及免疫逃逸筛选的方法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表位的保守性与空间定位。用免疫逃逸方法鉴定中和单抗4B7 4D5识别的抗原表位,发现筛选的免疫逃逸株与4B7 4D5的HI滴度相较母本病毒(GD15)下降8倍,HA基因含有G151R/E与I335V突变。用定点突变方法向HA蛋白引入G151E与I335V的突变,仅含有G151E突变的重组H7N9病毒与4B7 4D5的HI及VN反应性显著降低,说明4B7 4D5识别表位的关键氨基酸为HA蛋白G151位点。此外,用基于多肽的ELISA与噬菌体表面展示随机多肽文库筛选,鉴定5D3 1B5识别的表位是位于HA茎部的431W-433Y-437L基序,1B10 1D1则识别位于HA头部的220Q-225S-227G基序。将鉴定的抗原表位进行突变均显著降低H7N9病毒与对应单抗的反应性。抗原保守性与定位分析表明,4B7 4D5识别的G151位点位于HA头部抗原位点A(Antigenic site A)中,在H7亚型AIV中高度保守;1B10 1D1识别的表位位于HA头部受体结合位点附近220-loop中,在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之间变异性较大;而5D3 1B5针对的表位位于HA茎部C-螺旋区,在不同亚型病毒之间高度保守。因此,本研究鉴定了 HA蛋白中3个新的抗原表位,其中2个位于头部,1个位于茎部,为认识H7N9亚型AIV HA蛋白的抗原表位特征提供了新的信息。4.5D3 1B5亚类转换嵌合抗体表达的初步研究5D3 1B5对group 1和group 2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广的交叉反应谱,但是该抗体为IgG1亚类,且不具有VN活性,对H7N9病毒感染没有保护效力。研究表明,非中和抗体能够通过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izable,Fc)依赖的免疫效应提供保护,而抗体与免疫效应细胞表面Fc受体(Fc receptor,FcR)的亲和力是其保护力的重要决定因素。鼠源IgG2a亚类与FcR的亲和力最高,而IgG1亚类与FcR的亲和力最低。因此,本研究拟将5D3 1B5的亚类转换为IgG2a,旨在提升抗体的保护效力。首先,测定了 5D3 1B5重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the heavy chain,VH)与轻链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of the light chain,VL)的编码基因序列,定位了可变区中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并分析了其与HA蛋白的分子对接特性。其次,将VH与VL基因克隆至已含有鼠源IgG2a恒定区的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嵌合抗体的表达载体。质粒共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用ELISA、IFA与免疫印迹鉴定了抗体的表达,且抗体亚类由IgG1转变为IgG2a,嵌合抗体与H7N9 HA蛋白的反应性与母本抗体(5D3 1B5)相同。本研究建立了鼠源重组抗体的表达方法,实现了抗体亚类由IgG1向IgG2a的转换,为后续抗体效力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推荐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能有效解决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爆炸问题,并将筛选后的有效信息快速、准确的提供给用户,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从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推荐系统将收集到的广袤信息进行整理汇总,为用户和物品间建立连接,进而预测未来可能的连接以及连接强度,通过推荐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完成符合用户兴趣和需求的合理推荐。随着推荐系统的广泛应用,用于推荐的算法层
高血压肾损害属于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也是诱发终末期肾病(ESRD)的第二病因[1]。高血压肾损害的有效地防治,对预防和延缓肾脏疾病的形成与进展意义非凡。本次研究基于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分别从临床与实验两大部分入手,研究滋肾平肝方的临床效果,观察其对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2K1C-RHR)肾损害的作用,以及在TGF β 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临床研究:滋肾平肝
目的:分析晚期肺鳞癌(LUS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数目及动态变化与临床特征、免疫联合化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CTCs上PD-L1的表达(CTC-PD-L1)水平及动态变化与免疫联合化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诊并接受外周血CTCs检测的39例晚期LUS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采用PD
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M)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通过食物、水、粪便等途径感染人或动物,可引起食物中毒、腹泻、脑膜炎、中耳炎等疾病。近年来,随着该菌造成的畜禽发病增多和抗生素防控效果的下降亟需开展对该菌的防控研究。生物被膜(Biofilm,BF)是细菌粘附于物质表面,并通过胞外基质包裹,形成具有严密结构性的多细胞群体形态,BF可增加细菌对环境的适用
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同时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由于暗网隐匿性强以及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大量售卖公民信息、提供黑客工具、买卖毒品等非法事件充斥其中。在暗网上的网络犯罪比表层网络更具隐蔽性,这加大了执法机构对暗网数据的取证及监管的难度。Tor暗网隐藏服务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暗网之一,是各类违法内容的主要载体,如何获取尽可能多的Tor暗网隐藏服务数据并对其内容实体、非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大分支,被运用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随着应用面越来越广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愈发明显。尤其是近两年全世界处于新冠疫情持续反复爆发的大背景下,出于无接触理念的贯彻与落实,人脸识别技术又广泛应用到更多行业。由于人脸具有生物唯一性,所以人脸数据一旦被窃取,后果将非常严重。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在使用人脸技术的同时保护好人脸数据成了当前需要科研工作者思考的问题。目前市
目的:探索血清Metrnl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GRACE评分及院内、短期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相关性,评估GRACE评分积分及血清Metrnl水平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内发生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8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70例,包括男54例,女16例,所有
禽腺病毒(fowladenovirus,FAdV)是一种无囊膜的双链DNA病毒。当宿主受到感染压力或者免疫力下降,腺病毒就可能引发疾病或死亡,目前,禽腺病毒血清4型占主导地位,多呈急性感染,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针对禽腺病毒引起的各种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和免疫措施,预防仅仅依靠加强饲养和生物安全管理。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迅速对各种病原入侵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Everolimus,EVE)对膝关节术后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全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切取膝关节内局部纤维化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和细胞鉴定。建立兔膝关节纤维化模型,麻醉后切开膝关节内侧皮肤,暴露股骨内侧髁,去除约1.0 × 1.0cm的骨皮质后,分别应用生理盐水和30ng/ml的EVE进行局部处理,术后4周获取膝关节内纤维化标本并制成石蜡切片,通过免疫荧光
2013~2016间,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对禽呈现低致病性,但在2016年底之后,逐渐被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HPAIV)所取代。相比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LPAIV),H7N9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