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种植体表面新型DNA水凝胶递送地塞米松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材料植入体内通常会引起机体的早期免疫反应,炎症程度的高低对组织愈合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材料表面的形貌对这一现象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钛表面TiO2纳米管结构具有与骨胶原结构相似的仿生形貌,并且管径结构为药物加载提供平台。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直径约100 nm的大管径纳米管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但同时会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加重炎症反应,不利于成骨改建。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制备载药涂层的方式来改变大管径纳米管的促M1极化的作用,使其向利于组织修复的M2型极化。在巨噬细胞M2极化的激活剂中地塞米松是常见的小分子药物,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DNA水凝胶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药物递送系统,其三维网络状的内部结构能容纳大量的药物分子,而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进入纳米管中。因此,本研究在钛纳米管表面构建了以壳聚糖为交联剂的新型DNA水凝胶涂层来递送地塞米松,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进行了体内外研究,以期为种植体表面形貌修饰提供新的思路。【目的】1.利用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使用质子化后带正电荷的壳聚糖作为交联剂,与双链DNA骨架上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之间结合,制备DNA物理水凝胶。2.在大管径TiO2纳米管的管腔和表面加载DNA水凝胶来制备涂层,作为M2型巨噬细胞激活剂地塞米松的递送载体。3.探索负载地塞米松的DNA水凝胶涂层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极化方向的影响,并通过小鼠体内植入实验进一步验证。【方法】1.采用简单混匀的制备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与DNA的成胶情况,并通过肉眼观察、拍照、SEM、XRM、FTIR、XPS、旋转流变仪和体外降解实验,对其大体性状、表面形貌、内部结构、结合方式、流变特性、溶胀性和降解性进行研究。2.采用酸蚀加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大管径钛纳米管,再通过真空抽吸的方法,在钛纳米管表面制备负载地塞米松的DNA水凝胶涂层,使用SEM、EDS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对其进行表征。3.将RAW264.7细胞接种于NT、NT+Gel、NT+Dex@Gel三组钛试样表面,通过CCK-8、SEM、免疫荧光染色、ELISA和RT-qPCR检测巨噬细胞增殖和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4.将钛试样植入小鼠腹腔,通过ELISA检测小鼠腹腔冲洗液中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浓度。【结果】1.在壳寡糖、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三种交联剂中,分子量为100~300 kDa的壳聚糖溶液可以与2 wt%DNA形成质地均一的透明状水凝胶,SEM和XRM显示其表面和内部均为网络状多孔结构,其孔径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减小;FTIR光谱图中磷酸基团峰形的改变和XPS结果中P、O元素周围电子环境的改变,说明壳聚糖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分子中的磷酸基团结合的;流变学分析、溶胀性研究以及大体观察结果显示该凝胶具有剪切稀释的特性、可注射性、自支撑性和较高的溶胀率,其中0.5%壳聚糖组形成的凝胶物理性状比较好,用作后续生物学实验。2.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的钛纳米管,形状规则、排列有序,管径约为100 nm。采用抽真空的方法将DNA水凝胶加载到纳米管表面制备涂层,SEM显示凝胶在纳米管表面形成了薄层,并进入到纳米管的管腔和管间隙中;纳米管的纵剖面EDS元素分析中C元素含量升高,并出现了N元素,说明管腔中含有凝胶;地塞米松的体外释放试验结果显示DNA凝胶涂层延缓了地塞米松的释放,将其半数释放量的天数从2天提高到4.5天。3.将RAW264.7细胞接种于NT、NT+Gel、NT+Dex@Gel三组钛试样表面后,SEM下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第5天时,NT+Dex@Gel组出现长梭形巨噬细胞。CCK-8结果显示,第3、5天时NT+Gel组细胞活性显著强于NT组,第1、3、5天时NT+Dex@Gel组细胞活性显著强于NT和NT+Gel组,说明凝胶涂层对细胞增殖有一定促进作用,地塞米松能进一步加强该促细胞增殖作用。与NT和NT+Gel组相比,NT+Dex@Gel组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中CD86荧光强度显著降低、CD163荧光强度显著升高;RT-qPCR结果中M1极化标志物CD86和CCR7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2极化标志物CD163和TLR-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上清液的ELISA结果中M1极化标志物TNF-α的蛋白含量显著降低、M2极化标志物CCL16和CXCL13的蛋白含量显著升高。4.将三组钛试样植入小鼠腹腔3天时,与NT和NT+Gel组相比,NT+Dex@Gel组的腹腔冲洗液中M1极化标志物CD86、CCR7、TNF-α、IL-6蛋白浓度降低,M2极化标志物CD163、TLR-1、CCL16、CXCL13蛋白浓度升高。【结论】壳聚糖可交联DNA骨架形成新型DNA物理水凝胶,通过抽真空的方法将其加载于钛纳米管的表面和管腔中制备涂层来递送地塞米松,体外实验中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和M2极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抑制M1极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小鼠体内植入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早期骨结合的形成。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脑胶质瘤(glioma)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具有预后差、复发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后联合放疗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但是,脑胶质瘤细胞极易对TMZ产生耐药性,导致TMZ疗效降低甚至丧失。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脑胶质瘤治疗方法。脑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glioma associated macrophage,GAM)
学位
背景代谢相关脂肪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过去又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MAFLD以过度的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等脂质累积及全身代谢障碍为特点,影响全世界25%的人口,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糖尿病(DM)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国际调查研究发现,截至2019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6亿,且每年有四百多万患者因此而死亡,国内大约有1.164亿糖尿病患者。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25年后全球糖尿病患者会达到6.29亿,因而很有必要对糖尿病的病理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是长期罹患糖尿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冠心病和高血
学位
长期以来,尽管舌侧矫治作为真正“完全隐形”的矫治技术,但因操作复杂繁琐,与唇侧矫治技术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生物力学上有很大不同,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新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改进了之前弓丝槽沟矫治系统的力学体系,通过稳定的平面控制,来目标化引导牙齿的移动达到矫治的目的,活动的“翼”的设计使得牙齿的受力和运动更为灵活,相对更为合理高效。在前期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该矫治器对牙齿转矩和支抗的控制较好,
学位
【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也是引起女性癌症特异性死亡的重要原因,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尽管手术已经较明显地延长了乳腺癌的生存期,但是对乳腺癌患者而言术前、术后化疗能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新辅助化疗(NAC,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即乳腺癌手术之前的化疗,能够缩小乳腺癌瘤块、使肿瘤降级降期、提高保乳率并改善保乳效果,现已在
学位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全球每年发病率近13例/10万,其中每10万人约有7人因宫颈癌死亡。宫颈癌具有高复发性和高致死性的特点,目前宫颈癌治疗的常规手段为手术联合放化疗,放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和复发性宫颈癌不可替代的治疗措施。但是,宫颈癌细胞的辐射抗性是影响放疗疗效的重要原因。研究报道,根治性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复发率高达10-20%,晚期宫颈癌和局灶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到10%。去泛
学位
【背景】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肿瘤,2018年发布的世界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的致死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三。而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排名前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为进展期胃癌,术前贫血在胃癌患者中较为常见。然而,学界对胃癌患者的预后和术前贫血是否具有相关性仍然没有定论。目前,根治性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胃癌最为重要的手段。虽然近年来外科技术以及仪器设备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仍
学位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T2DM患者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显著升高等问题导致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增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骨组织能够改变自身的结构以适应外界应力刺激的变化,适度应力刺激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然而,T2DM骨骼响应应力刺激的能力及其合成代谢变化特征,国内外鲜有报道。因此,深入研究T2DM的骨骼力学敏感性是否衰退及其潜在机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
学位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肝癌的正确预防和有效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和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多种免疫细胞通过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迁移到肿瘤微环境中,这些免疫细胞和趋化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最近,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飞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成为人类对抗肿瘤的有
学位
研究背景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病,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尤为多见。其发病率较高,病情凶险,常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死亡,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尽管ICU专业设备和支持治疗有了长足发展,但脓毒症患者的异质性加大了治疗难度,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此外,脓毒症给患者和医疗卫生系统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