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摩罗诗力说》到《苦闷的象征》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iaoyang_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早年撰写的一篇重要美学论文。鲁迅的几乎所有主要美学观点在这篇论文都得到了最初的表述。《摩罗诗力说》标示着鲁迅美学思想的初步成型。1924年,鲁迅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著作《苦闷的象征》,并在这本书的推介上投入极大热情。《苦闷的象征》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中年鲁迅的美学思想。本文通过对《摩罗诗力说》和《苦闷的象征》的比较,探讨了以下四方面问题:一、鲁迅与厨川白村文艺美学观的异与同;二、鲁迅自身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变化状况;三、鲁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苦闷的象征》美学思想的影响;四、在鲁迅美学思想研究中,《苦闷的象征》应当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摩罗诗力说》与《苦闷的象征》在美学思想的内核上基本相通;鲁迅早期美学思想与中、晚年美学思想在内核上具有连续性;《苦闷的象征》在鲁迅前后期美学思想研究中的桥梁作用;对鲁迅的影响是一种“导向性”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结构主义的描写方法,对比了汉韩“S1+S2+P”结构在句法、语义及语用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且归纳了汉语主谓谓语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和韩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940年前后出现了一批带有明显的第一人称回溯性叙事特征的追忆作家自己家庭身世、童年生活和见闻的小说——追忆体小说,主要包括萧红的《家族以外的人》、
该文以1976年至2000年间中国小说中的人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研究这一阶段小说中"人"的话语的形成、擅变及特征.该文以福科的话语理论、谱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这一节主
天津石化公司党委坚持党课制度,使之成为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立制度是前提。为了使党课很好地发挥作
南宋四大家以诗歌创作而著称,他们的诗歌创作灵感来自于寻常的百姓生活。对于民风、民情的认真把握,是其民俗诗独具魅力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四个部分介绍四位诗人的民俗诗。第一
加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必有之议。下面,就如何做好干部能力建设,谈几点看法。一、目前在能力建设问题上存在的认识误区什么是
高职教育肩负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重任。而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生源整体素质不高,多数英语教师感到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佳,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情境教学的引入
通过田间试验,对西南中山地区玄参不同生长期进行动态采样调查。根据玄参各器官生长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特点,将玄参的个体发育分为4个时期,即苗期、茎叶生长期、块根膨大期和块
鱼藤酮作为广泛应用的杀虫剂可以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1-2]。鱼藤酮透过血脑屏障以及细胞膜,不依赖多巴胺转运体(dompamine transporter,DAT)就可以直接进入胞质选择性作
大型锻件广泛应用于电站、冶金、矿山、石化、交通等大型专业设备.截止目前为止,关于大型钢锻件的技术条件标准仍为机械行业标准.这些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实施,2006年被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