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钉辅助上颌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对骨性Ⅲ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骨性Ⅲ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与帮助。方法:本研究共选取30例上颌骨性狭窄患者,其中20例为骨性Ⅲ类患者,使用骨性扩弓联合前牵治疗;其余10例为骨性I类患者,使用骨性扩弓治疗。实验一将20例骨性Ⅲ类患者,根据颈椎骨龄分期法将其分为生长发育高峰期、生长发育高峰末期两组。A组10人,为颈椎骨龄分期处于CVS2、3期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2例男性,8例女性,平均年龄11.7岁。B组10人,为颈椎骨龄分期处于CVS4、5期的生长发育高峰末期患者,1例男性,9例女性,平均年龄16.1岁。实验二包含A组10人,及C组10例骨性I类患者,其颈椎骨龄分期处于CVS2、3期,6例男性,4例女性,平均年龄11.6岁。两实验均通过CBCT分别测量治疗前后,牙性骨性指标共29项,进行组内及组间对照。实验一测量的三个时间点为治疗前(T0),停止扩弓时(T1),前牵结束时(T2);实验二测量的两个时间点为治疗前(T0),前牵结束时(T2)。分析各个时间点的上下颌颌间关系、覆(牙合)覆盖及上下颌骨及牙齿的矢状向、垂直向变化。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内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一中两年龄组治疗结束后,上颌骨显著前移,颌间关系改善明显。1.A、B两组颌间关系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NB增大3.50±0.75,Wits值增大5.01±2.02mm。B组ANB增大3.31±1.25,Wits值增大3.61±1.25mm。A、B两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B两组矢状向均发生显著改变。两组上颌均向前移动,SNA显著增大,上齿槽座点(A)、前后鼻棘点(ANS、PNS)显著向前移位,上前牙变直立并唇向移位。(A组:A点前移3.67±1.11mm,ANS点前移3.17±1.27mm,PNS点前移3.07±1.75mm,U1前移2.47±2.57mm,U1-SN减小3.09±3.49;B组:A点前移2.13±1.03mm,ANS点前移2.21±1.26mm,PNS点前移2.22±0.95mm,U1前移1.25±1.27mm,U1-SN减小3.36±2.44)。在两组治疗前后上颌变化值的比较中,A组变化值均大于B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下颌向后移动,SNB显著减小,下前牙更直立且舌向移位。(A组:SNB减小1.38±1.33,L1-NB减小2.40±1.65,L1舌向移动0.95±1.88mm;B组:SNB减小1.33±1.28,L1-NB减小0.30±3.76,L1舌向移动1.90±1.50mm)。两组治疗前后下颌变化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A、B两组垂直向均发生显著改变。两组A点、ANS点、PNS点、B点均向显著向下移动,下颌平面角增大。(A组:A点下移1.94±1.88mm,ANS点下移1.86±2.05mm,PNS下移1.67±1.02mm,B点下移2.75±1.57mm,MP-SN增大2.18±1.74;B组:A点下移1.71±0.88mm,ANS点下移1.28±1.00mm,PNS下移1.33±0.97mm,B点下移2.05±1.95mm,MP-SN增大1.77±1.29)。4.实验二中A组与C组上颌矢状向骨性项目、ANB、Wits值变化量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ANB增大0.24±1.10,Wits值增大0.24±1.10mm)结论:种植钉辅助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Ⅲ类患者时:1.上颌骨发生明显前下移动,上颌前牙变直立。下颌发生后下移动,下颌前牙更直立,下颌平面角增大。2.颌间关系改善明显,患者反(牙合)解除。3.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生长发育高峰末期患者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4.患者面中部凹陷得以改善。
其他文献
太赫兹频段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的下一个前沿。拟通过对以太赫兹频段为框架的现有信道建模进行回顾,为太赫兹信道建模的研究奠定基础。据分析,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室内场景,以LoS(line of sight)为主要传播方式、测量与仿真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介绍现有信道建模的研究场景,总结了几种常用建模方式,如散射模型、几何模型等,同时展望了该领域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期望对其研究起到参考和帮助的作用。
会议
背景及目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占比30%左右,较强的局部复发、侵袭和远处转移能力导致其预后较差,在发生远处转移的病例中,5年生存率仅20%左右。因此,阐明影响SACC生物学行为的可能机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RAS家族蛋白包括HRAS、KRAS、NRAS,需要经过异戊二烯化(prenylation)后才
学位
<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通常患有意识障碍、人格改变以及智能障碍等。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因此,该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探究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的护理措施,既能够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提高治愈率,又能调节患者心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由粟秀初、赵钢主编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一书系统地介绍了神经系统感染的共性特点与诊疗护理知识。全书分为总论篇与各论篇,
期刊
目的:基于锥形束CT数据和口扫数据拟合,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牙龈切除及牙槽骨切除的数字化双导板,将双导板应用于牙冠延长术,初步探索牙冠延长术双导板的临床应用,以期为实现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需进行牙冠延长术的患者,如修复体侵犯生物学宽度造成牙龈红肿者、龋坏及牙折达龈下难以直接修复者、露龈笑患者等。首先,获得患者口扫数据、数码照片及锥形束CT数据等口
学位
目的在CBCT中采用新的标志点对下颌基骨弓进行三维测量分析,并在该解剖层面上研究下颌基骨弓,确定该标志点是否可作为代表性的点,测量分析尖牙磨牙宽度以及牙弓深度,获得各测量指标正常范围,比较不同矢状骨面型基骨弓形态,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就医并且满足有关条件的成年患者85人(男性32人,女性53人),根据ANB角和Wits值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然后将其CBCT数
学位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刮痧疗法对颈型颈椎病家兔颈肌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及NF-κB/IκB/IKK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刮痧组、联合组,每组各8只。采用寒湿刺激加长期低头位的方法建立颈型颈椎病家兔模型。造模8周后,电针组选取双侧颈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刮痧组选取督脉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刮痧治疗;联合组给予电针联合刮痧治疗。于造模前
期刊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对患者的颌骨三维影像进行重建,研究在不同植入位置时上颌后牙区腭侧相关测量指标的变化,为临床选择安全的微种植体支抗近远中向以及垂直向植入位置提供参考。临床医生可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植入位置,提高植入后的稳定性减少微种植体支抗脱落率,将微种植体支抗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方法:从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选取90例CBCT扫描的成人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已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学位
共同富裕要求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本文基于对劳资收入分配公平内涵的界定,设计出劳资收入分配公平的测度指标,并基于2006~2021年沪深A股非平衡面板数据,对我国劳资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进行测度和分析。全样本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资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分年度来看,由于劳动收入份额相对贡献的比值下降,劳资收入分配由相对公平状态进入比较不公平状态;分规模来看,大企业处于非常公平状态,公平程度高于中、
期刊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这类疾病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就诊时间、病因、易累及的间隙及病原菌分布等方面的特点;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水平评估OMSI严重程度的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口腔科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3例OMS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
学位
背景已有众多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发生以及进展有关。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在炎症性反应与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介导和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研究证实它参与了OLP的发病及进展过程,而我们对其基因多态性与OLP的关系知之甚少。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汉族人群OLP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I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