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线粒体DNA D-环序列多态性与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测定了我国饲养的8个黄牛品种50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饲养的黄牛D-loop全序列长度为910bp、911bp和912bp,检测到59个多态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6.48%,其中单一多态位点9个,简约信息位点50个;核苷酸位点突变类型有五种,即转换、颠换、插入/缺失及转换与颠换共存。确定了23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4为中国黄牛的主体单倍型,各单倍型在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分布和频率均不平衡,所测定的8个黄牛品种单倍型多样度范围从0.500~0.9444,各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8(0.000~0.051),说明我国黄牛D-loop单倍型类型丰富。黄牛品种间双参数距离范围较大(0.000~0.048)。群体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曲线是一条不规则的多峰波浪型曲线,所有序列经Tajima’s D中性检验结果均不显著(p>0.10),表明中国黄牛在过去没有出现群体扩张。黄牛不同地方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品种之间出现了显著的遗传分化。 采用黄牛mtDNA D-环全序列单倍型,以及GenBank中相关序列,通过Paup4.0和Mega2.1软件构建黄牛D-环全序列的NJ树和MP树,不同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相似,并进行拓扑结构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准确。D-环的MP树和NJ树上,明显分成欧洲普通牛型和印度瘤牛型2个分枝,表明中国黄牛起源上含有欧洲普通牛和印度瘤牛的血统,但受普通牛的影响更大一些;对中国黄牛是否含有斑腾牛的血统有待进一步证实。
其他文献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三黄鸡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肠道内容物pH值和免疫器官的影响。选用300只11日龄健康无病、初重基本一致的三黄鸡进行饲喂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高蛋白优质饲料作物,随着近年来在南方地区种植面积的增加,南方地区的酸性铝毒土壤、炎热潮湿的气候和严重的杂草病虫危害等成为扩大苜蓿种植规模的制约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需借助于育种手段。但传统育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因此利用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加速育种进程,改进紫花苜蓿性状,使之适应南方地区的种植是必要的。但生物技术研究的实施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培养平台,而迄今尚未建立针对南
本文选取270只1d艾维茵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采用2×3随机化设计(维生素C分为250、500mg/kg两个水平,维生素E分为50、100、200mg/kg三个水平),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
本试验采用2因子2水平等重复交叉试验设计,通过对2种含粗纤维不同的饲粮养分消化率、消化道主要器官及其他内脏器官形态结构、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和屠宰试验等指标的测定,研究
14C-βc与14C-Lutein的制备 利用螺旋藻能够合成β-胡萝卜素与黄体素的特性建立了14C-β-胡萝卜素(14C-β-Carotene,14C-βc)与14C-黄体素(14C-Lutein)的合成方法。实验分为两
鱼类染色体组操作主要包括多倍体的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等,在鱼类遗传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为探讨鱼类人工诱导四倍体及雄核发育二倍体的新方法,以天然四倍泥
采用舍内环境指标的测定和气流型的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2个规模化奶牛场泌乳牛舍的自然通风系统进行了评价,以便更准确地掌握散栏式泌乳牛舍内的空气分布,为牛舍通风系统的设
掌握马匹营养需要量是制定马匹饲养标准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马饲养标准。本论文通过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半岁、1岁和2岁年龄阶段伊犁马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从而确定
体外成熟培养(IVM)是现代胚胎工程中的一个主要技术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卵巢上丰富的卵母细胞资源用于体外受精、核移植和转基因等相关胚胎工程技术以及发育生物学机理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室温燐光化学传感器的原理、特点、结构以及在环境监测、合成试样、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引用参考文献58篇。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more detail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