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C示踪β-胡萝卜素与黄体素在三黄鸡体内分布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4C-βc与14C-Lutein的制备 利用螺旋藻能够合成β-胡萝卜素与黄体素的特性建立了14C-β-胡萝卜素(14C-β-Carotene,14C-βc)与14C-黄体素(14C-Lutein)的合成方法。实验分为两步,首先在普通Zarrouk培养基中培养极大螺旋藻,获得一定数量的藻体;第二步,将收集的藻体转入用14C-NaHCO3配制放射性活度为25mCi/L的Zarrouk培养基中,培养2月后收获螺旋藻,从中提取14C标记βc及14C标记Lutein。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所得14C-βc化学纯度大于95%、14C-Lutein化学纯度大于80%。本方法为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类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黄鸡血清对βc与Lutein的应答情况 分别给三黄鸡口腔灌注14C-βc与14C-Lutein,结果表明:14C-βc组三黄鸡灌注后第6h、20h、38h血清中放射性浓度升高三次,每次在血清中停留很短时间就迅速下降,14C-Lutein组三黄鸡灌注后第30h血清中放射性浓度达到最高,之后血清中放射性浓度逐渐下降,34h后血清中放射性浓度趋于稳定。 三黄鸡对βc与Lutein的代谢率及分布 分别给三黄鸡口腔灌注14C-βc与14C-Lutein,结果表明:三黄鸡对14C-βc的代谢率为64.2%,对14C-Lutein的代谢率为62.8%,差异不显著。14C-βc组放射性34.6%分布于血、骨、羽毛等部位,14C-Lutein组放射性29.4%分布于血、骨、羽毛等部位,差异显著。14C-βc组放射性主要沉积于小肠和肝脏,14C-Lutein组小肠、肝脏和肌肉是放射性沉积的主要部位。 三黄鸡各组织对βc与Lutein的沉积能力 两组三黄鸡胆汁中放射性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1),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14C-βc组小肠中放射性浓度明显高于14C-Lutein组,14C-Lutein组跖、皮肤、腹脂、腿肉中放射性浓度均显著高于14C-βc组。
其他文献
本课题构建的纳米硅酸盐微粒(PBNK)在体外对铅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应用Caco-2细胞模型模拟动物消化道,探讨了在不同的暴露条件下,PBNK的安全性、铅对肠上皮细胞的毒性及PBNK吸附细
本研究通过3个试验对不同淀粉糊化度玉米的淀粉特征及其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定。(1)利用不同比例膨化玉米替代生玉米(0、25%、50%、75%、100%)配制不同淀粉糊
在许多人看来,政府建保障房是房价调控长期难见成效的一种备选方案,或者理解为房价泡沫破灭后的一种保底、补救措施,使房地产投资不至于大跌萎缩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但笔者
ELISA以其快速、准确、安全、简便的特点而成为定量测定生物体内微量有机物的理想方法.该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套快速、有效、方便并能定量测定猪体组织中MT含量的ELISA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复方黄柏颗粒的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
为在鹌鹑乃至禽类直接有效的实施配子和胚胎工程扫清禽蛋结构复杂,胚胎发育过程特殊带来的障碍,为加速转基因改良禽类品种以及胚胎冷冻、核移植和性别控制等的进程,发挥禽类作为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三黄鸡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肠道内容物pH值和免疫器官的影响。选用300只11日龄健康无病、初重基本一致的三黄鸡进行饲喂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高蛋白优质饲料作物,随着近年来在南方地区种植面积的增加,南方地区的酸性铝毒土壤、炎热潮湿的气候和严重的杂草病虫危害等成为扩大苜蓿种植规模的制约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需借助于育种手段。但传统育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因此利用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加速育种进程,改进紫花苜蓿性状,使之适应南方地区的种植是必要的。但生物技术研究的实施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培养平台,而迄今尚未建立针对南
本文选取270只1d艾维茵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采用2×3随机化设计(维生素C分为250、500mg/kg两个水平,维生素E分为50、100、200mg/kg三个水平),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
本试验采用2因子2水平等重复交叉试验设计,通过对2种含粗纤维不同的饲粮养分消化率、消化道主要器官及其他内脏器官形态结构、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和屠宰试验等指标的测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