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当代治疗功能性便秘及其相关病症文献的考察分析,基于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原则,通过实验研究筛选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小复方,以服务于临床和中药新药研制。材料与方法:1.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现代文献的考察分析,把握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辨证用药规律,筛选出治疗功能性便秘行之有效的中药小复方——清肠颗粒2.用药理学实验方法验证清肠颗粒对实验性功能性便秘的影响。清肠颗粒低、中、高(按生药量计6.5.13.26g·kg-1·d-1)剂量组,大黄通便颗粒(3.12g·kg-1·d-1)组,聚乙二醇4000散剂(5.2g·kg-1·d-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5d。通过清肠颗粒对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肠容积、小肠推进运动等(排便实验、肠容积实验、炭末推进实验)的作用与影响,考察清肠颗粒对实验性功能性便秘的效应。数据均采用SPSS15.0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各组数据结果以x±s表示,组间进行方差分析用LSD法多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燥结失水模型组,清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和4h内排黑便点数分别为(175.5±31.2)min和(4.6±3.0)粒,(141.9±39.9)min和(5.5±3.7)粒,(113.1±39.3)min和(9.1±2.4)粒,(80.8±28.7)min和(12.2±1.7)粒,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排便时间缩短,排便数增多(P<0.01)2.空白组,清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肠管重量分别为(1.67±0.12)g,(1.79±0.14)g,(1.84±0.13)g,(1.86±0.25)g,清肠颗粒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肠管重量明显增加(分别P<0.05、P<0.01)。3.肠道动力障碍模型组,清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和4h内排黑便点数分别为(170±33.1)min和(4.2±2.3)粒,(128.8±43.8)min和(6.6±2.1)粒,(101.7±8.4)min和(8.4±1.7)粒,(86.5±24.9)min和(11.5±2.5)粒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时间缩短,排便数增多(分别P<O.05、P<0.01)。4.碳墨推进距离分别为(35.2±7.2) cm,(43.2±4.7) cm,(42.5±5.6) cm,(46.8±6.2)m.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长(分别P<0.05、P<0.01)。5.空白组,清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和4h内排黑便点数分别为(137.2±42.4)min和(6.7±2.9)粒,(98.7±57.6) min和(10.5±6.4)粒,(81.3±61.8)min和(11.0±5.2)粒,(69.1±27.6)min和(11.8±2.9)粒,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时间缩短,排便数增多(分别P<0.05、P<0.01)。结论:1.文献理论研究根据古今用药规律和临床辨证,可以确认功能性便秘以热秘居多。据以立法组方,体现了本病辨证论治的主体诊疗思想。2.实验研究2.1清肠颗粒能够明显促进小鼠排便;2.2清肠颗粒能够显著减少小鼠肠道对水分的吸收:2.3清肠颗粒能够增加小鼠肠管容积:2.4清肠颗粒能够增强正常小鼠肠蠕动;2.5清肠颗粒能够促进小鼠小肠推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