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银行稳建性的外部因素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银行业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微观资源配置效率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爆发于1997年7月1日的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凸显了稳健银行业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已有一个共识--非稳健性的银行(金融)系统是金融危机形成的最核心根源。  从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来分析,经济效率总是与稳健性的银行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个国家、地区能在非稳健性的银行(金融)系统基础之上经济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就象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言:明晰的私有产权制度、稳健的银行(金融)体系、稳健的宏观经济与政策是一个经济能在效率基础上求得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础(1998年世界银行年会讲话)。建立一个稳健的银行体系是巨大的系统工程,横跨社会经济系统各个方面。影响银行稳健性的外部因素很多,在本文,影响银行稳健性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六个部分(当然实际上影响银行稳健的外部的因素不止这些)。①宏观经济政策,②可调节的资本充足率③经营环境与信息,④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经营价值观⑤外部约束,⑥商业银行(国有)的产权改革。在银行私有化的社会里,内部约束机制应涵盖银行的产权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性,本文把它从内部约束机制中单独列出来。把宏观经济政策、经营环境、外部约束列入影响银行稳健性的外部因素研究应该是没有争议的。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本意是为了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宏观经济的波动,因此建立可调节的资本充足率政策有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也有助于银行的稳健性。企业经营价值观甚至企业法人的个性对企业财务稳健性有重要影响,扩张型和多元化型企业往往伴随着高负债权益比例。英美等国的银行体系之所以相对稳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美等国企业很重视股东价值和股东回报。重视股东价值的经营观给银行的资产带来最大程度的保障,并承受最小的风险。所以把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经营观列入影响银行稳健性的外部因素之一。与全球性的银行大规模并购和集中不同的是,本文强调产权激励与约束微观的实际效果。把地级市分行改制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每个银行由现在的总行控有相当股份,其余股份由员工和企业拥有,那么现在的四大银行将变成银行控股集团公司,这可能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  论文共分成八个章节,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银行系统稳健性的重要性;2、影响银行稳健性相关外部因素的研究和建立。  1、非稳健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与政策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能否充分支持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系统的稳健状况。银行危机不仅带来很大的财政和经济综合成本而且也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当银行大规模倒闭或挣扎于改善其资产组合时,银行金融中介的数量和效率在明显的减弱。大量净负值的银行会产生大量的拯救银行的相关费用。困境中的银行不会对利率变化作出稳健银行体系下应有的反应。央行在使用货币政策时更加担心其政策可能损害脆弱的银行业而减少了货币政策灵活运用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银行危机可能引发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和加剧经济衰退等多种经济和社会问题。  2、非稳健的银行(金融)系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中心因素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没有人预料到危机的爆发是因为东南亚各国有相对良好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表现。本章通过对东南亚银行不稳健行为及危机形成机理的分析,认为非稳健的银行(金融)业是危机形成和爆发的中心因素。危机形成和爆发的主要问题,如过度的外币借贷、证券与地产泡沫、低投资效率和高负债/权益比都是通过银行中介形成的。东南亚危机不但证明了银行稳健对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银行业对宏观经济和结构政策的影响。  3、稳健银行体系所需的宏观经济与政策  东亚金融危机主要源自于非稳健的银行(金融)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不重要,事实上能避免银行危机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追求稳健的宏观经济和政策。在本章中,宏观经济与政策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从稳定性角度出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资本流动,还包括了存款保险。因为存款保险就象宏观经济政策一样,会对其中每一家银行和每一个存款者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  4、可调节的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协议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的实施产生了当时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当银行由于某种原因资本达不到协议所规定标准时,只有削减信贷,因此导致信贷紧缩,经济产出的下降。它导致了美国1991-1992、日本1993-1994与1997-1998的经济衰退。正是由于资本不足可引发信贷紧缩,为何不下降资本充足率标准或者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用于防止经济衰退或过热呢?其微观基础是银行自有资本积累和消减与经济周期表现出加速的同向性。  5、经营环境与信息  经营环境包括制度发展、金融市场、经济冲击和意外冲击、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不稳健的银行体系的结合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本章提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发展要先行于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不是一种目的,而是求得发展的一种手段。另外本章十分强调信息质量和批露对银行稳健的重要性,并从企业机构、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和国家机构三方面进行信息质量和批露的相关论述。信息具有某种公共产品的特征,政府须恰当的参与提高信息质量和改进信息批露的工作。  6、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经营观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人们的启示之一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与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内的财政收入支出状况表及其他宏观经济状况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同等重要。重视股东价值的国家和地区,其企业的财务状况要明显优于那种追求营业毛收入增长和业务扩张的企业。重视股东价值的企业对其关键的几个财务指标,如ROE、EVA、净利润、负债/权益比极其重视,并明显优于把股东价值放在次要位置的企业。此外令人关注的是重视股东价值的经营观会导致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重视股东的经营观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正面影响明显优于政府的产业的政策。  7、外部约束  内部管理对银行的稳健性和失败负有主要责任。经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创新,使外部约束对银行稳健性已变得不可缺少。外部约束主要包括市场约束、法规和监管。外部约束是确保银行以稳健安全方式经营其业务,并确保有充足的资本以支持其业务中出现的银行损失风险。外部约束是弥补内部管理的不足,而不是取代内部管理。  8、商业银行(国有)的产权变革  把银行的产权列入对银行稳健性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是有争议的。在西方工业化国家,银行的产权经常被作为内部治理因素加以研究。在中国,商业银行几乎都是国有的,相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具有某种程度的外部性特征,因此外部性内在化已势不可免。关于银行的产权改革,本章在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种种缺陷基础上,提出了把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地级市分行建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控股或参股商业银行,其相当部分股份由目前总行拥有,其余股份发售给企业和员工。这种产权改革的结果将使独立法人的银行数量大为增加,银行的稳健性和资源配置效率也将获得巨大的改进。
其他文献
0 前言rn企业要想通过降低营运成本来提高利润,从而提高其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则必须关注“一次准生产”,这就要求消除纺织品生产链中各阶段的浪费.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采用
本文将知识-制度互动假说用于技术进步与证券市场发展的关系上,认为它们之间也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技术进步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原动力,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迂回生产方式的采用,有
2016年5月5日,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以联合公告形式(2016年第10号)发布了新的 《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自10月8日起施行.新 《办法》 是继1997年原 《办法》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530000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BRT发展概况,然后主要从BRT线路规划的角度提出BRT建设的新思路,对BRT线路的规划建设和运行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BRT线路规划;干线;支线;BRT高架线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使得城市路网不堪重负,而由此产生的道路拥堵问题和环境问题成为许多城市的顽疾。因此发展BRT显得尤为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能力培养,以能力为本位,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采取低起点、小跨度、实用性、一体化、专业性、技能化、情感化的教学思路和方
主持人: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共计2000余幅(组),初评评选出28幅(组),最终获奖作品11幅(组).从整体看,如何评价本届参评作品的整体情况?rn徐晓民:从整体看,本届参评
期刊
民族贫困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该文依据来自民族贫困地区丰富的实证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从民族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的视角,探讨了少数民族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该
1 .现在水电在建的主要大中型项目至少有 12项 ,2 30 0多万千瓦。2 .“十五”陆续开工的主要大中型项目还有 47项 ,约 460 0万千瓦。其中①已报、批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大中型水
期刊
[摘 要] 高职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学生的带头人。新时期高职学生干部具有浓厚的时代与社会特色,他们既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大学生干部队伍的特点,针对新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以创新的思想促进新阶段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进展,探索培养高素质、精干学生干部队伍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 键 词] 高职学
一、“巧”中求乐,引发求索如《哲学·职业·生活》(张伟主编)第四课中的第二个问题中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时,可围绕基本原理的精神,提出一系列问题:(1)人们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