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新探索及其与IL-6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脂溢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新探索目的:研究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误诊和漏诊病例在皮肤镜下的表现差异,提出新的皮肤镜模式,对少见皮肤镜特征进行分析,尝试补充已有的SK皮肤镜专家共识,进一步探索皮肤镜在SK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138例临床拟诊为SK的患者,先行皮肤镜检查,然后进行病理活检,分析皮肤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2.统计皮肤镜表现不符合专家共识的病例,分析其皮肤镜表现的差异,总结SK少见皮肤镜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改变的联系。3.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SK的病例,根据皮肤镜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型;分析皮肤镜模式、皮肤镜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联系;根据病理组织真皮浅层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为:少量、中等量及大量,分析病理分型与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的联系;比较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皮疹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之间的差异。结果:1.SK的皮肤镜特征中最常见为裂隙(54%)、乳头样结构(41%);其次为脑回状结构(27%)、发卡样血管(21%)、粉刺样开口(20%)、粟粒样囊肿(11%);部分还可观察到的皮肤镜特征为碎玻璃状角化物(8%)、虫蚀状边缘(7%)、鹅卵石样结构(7%)、网络样结构(5%)、白色条纹(9%)。2.SK的少见皮肤镜特征有:黑色均质结构(5%)、蓝灰色小球(2%)、蓝白幕(2%)、毛囊角栓(2%)、边缘褐色条纹呈放射状分布(1%)、星爆状模式(2%)、串珠样血管(1%)、蛙卵状结构及多型性血管(1%);均质结构病理对应的是表皮大量色素颗粒增加,蓝灰色小球病理对应的是色素呈巢状增加,蓝白幕病理对应的是真皮浅层增生及变性的胶原纤维,毛囊角栓病理对应的是角化过度及角质假囊肿形成,蛙卵状结构病理对应的是乳头瘤样增生,串珠样血管病理对应的是真皮毛细血管扩张。3.根据病理组织学表现,SK可分为七型:角化过度型(33例,27%)、棘层肥厚型(39例,32%)、克隆型(2例,2%)、刺激型(激惹型26例,21%)、腺样型(5例,4%)、混合型(9例,7%)、扁平型(7例,6%);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的有22例(18%)、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的有39例(32%)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的有60例(50%)。4.皮肤镜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76.5%、诊断符合率为92%、误诊率为23.5%、漏诊率5.8%、Youden指数0.71及Kappa值为0.66(P<0.05),提示皮肤镜检查与病理检查有良好的一致性。5.本研究中,根据1个皮肤镜特征诊断为SK的患者有31例,其中正确诊断的有28例,误诊3例,而根据1个皮肤镜特征漏诊的有3例,诊断符合率为82%(28/34);根据2个皮肤镜特征诊断为SK的患者有50例,其中正确诊断的有49例,误诊1例,无漏诊病例,诊断符合率为98%(49/50);而根据3个及以上皮肤镜特征诊断为SK的患者有35例,没有误诊及漏诊的病例,诊断符合率100%(35/35),以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根据皮肤镜下整体形态,SK可分为四种皮肤镜模式:斑片型(31例,26%)、扁平丘疹型(28例,23%)、疣状增生型(33例,27%)、天鹅绒样型(29例,24%)。皮肤镜模式与病理分型并非一一对应,其中皮肤镜模式斑片型最常见的病理分型为角化过度型(35%),其次为棘层肥厚型(26%);皮肤镜模式扁平丘疹型最常见的病理分型为棘层肥厚型(39%),其次为刺激型(29%);皮肤镜模式疣状增生型最常见的病理分型为角化过度型(48%),其次为刺激型(3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皮肤镜表现与病理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列联系数为0.52,提示关联性较好。8.不同病理分型的SK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的SK病理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的SK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曝光部位常见的皮肤镜表现为乳头样结构(74%)、脑回状结构(70%)、虫蚀状边缘(88%)、发卡样血管(88%)、网络样结构(83%),非曝光部位常见的皮肤镜表现为粉刺样开口(67%)、碎玻璃状角化物(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K临床表现多样,同时出现多个皮肤镜特征时,对SK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2.“碎玻璃状角化物”可能作为描述SK的新皮肤镜术语,对SK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3.当出现星爆状模式、蓝白幕、蓝灰色小球、毛囊角栓、均质结构、多型性血管、串珠样血管的时候,不能排除诊断SK的可能性。4.部分皮肤肿瘤与SK的皮肤镜表现相似,需要临床医生仔细鉴别,减少误诊。第二部分脂溢性角化病与IL-6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患者的IL-6表达水平及其与炎症和皮疹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K患者皮损组织与健康对照组正常皮肤组织的IL-6表达水平,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SK患者皮损IL-6表达水平分别与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皮疹部位的相关性。结果:1.SK皮损的IL-6表达阳性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K皮损IL-6表达水平与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51,P<0.05)。3.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SK皮损的IL-6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L-6可能参与了SK的发病,且以炎症机制为主。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导致我国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是影响卒中患者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END,患者短期内神经功能恢复差且死亡率高。END患者发生残疾的概率是病情稳定患者的35倍,发生死亡的概率是病情稳定患者的5.8倍。因此,早期识别END高危人群,对END开展早期预防尤其重要。然而,目前尚缺乏适用于临床护士有效地预测END发生的预测工具,临床难以开展早期干预措施
学位
背景:睡眠是人体必需的生理过程,约占人类生命周期的1/3,研究发现睡眠是中老年人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午睡和夜间睡眠质量作为睡眠周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午睡在中国人中较为普遍,传统上将午睡当作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但午睡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颇具争议。老年抑郁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患,国内外的研究都曾报道夜间睡眠质量与中老年人抑郁或抑郁症的关联,但关于午睡对抑郁或抑
学位
【背景】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一组与特殊的自身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不同的抗原抗体可导致不同的AE亚型,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也不尽相同。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认知功能的下降、精神的异常、行为的改变及运动的障碍等。自身免疫性脑炎通常对抗感染治疗无效,对糖皮质激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免疫抑制治疗治疗好,而
学位
目的观察评估曲前列尼尔在中高危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且接受曲前列尼尔治疗的11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按照患者后续治疗中有无进行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分为移植组及非移植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检查结果,记录患者自首次出现PH症状至确诊PH时间、用药
背景与目的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是造成全球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环境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PM2.5暴露能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甚至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肺部、心脏、肝脏、肾脏、脾脏等多个器官损伤。P
学位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前不同频次的表面麻醉剂爱尔凯因滴眼液点眼,在不同作用时间内中央区和旁中央区角膜厚度以及角膜形态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招募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就诊,拟行双眼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50例(100只眼)。将患者的左右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只眼,A组使用爱尔凯因点眼1次,B组使用爱尔凯因点眼2次,2次点眼时间间隔5min。共有5个观察时间点,分别为爱尔凯因点